当前位置: 首页 > 著名传记 >人物传记|富连成社总教习——萧长华

人物传记|富连成社总教习——萧长华

2023-05-10 14:56:27

萧长华(1878—1967演员、戏曲教育家。 工丑。号和庄。祖籍江西新建,客籍江苏扬州,生于北京。出身梨园世家,伯父永寿,艺名小兰,是清咸丰、同治年间的著名昆旦。父亲永康、艺名镇奎,是与程长庚、卢胜奎、杨月楼等同台奏艺的丑角演员。

                      

萧长华从小受到艺术熏陶。8 岁(1886 年)入北京琉璃厂东门百花园青云书屋读书,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写一手工整小楷。10 岁与哥哥长荣(号舜华,艺名宝仙)投师菊坛名宿徐文波(承瀚)门下。徐师工昆腔小生,是高朗亭之后任三庆班班主陈金彩的弟子,戏曲音乐家徐兰沅的祖父,立景善堂,弟子众多,均以“宝”字排名。萧长华入门后取名宝铭,从周长山、曹文奎、周顺、裕云鹏学老生、老旦及文丑。11岁登台,在三庆班演娃娃生。后又于四喜班演老生,借台练戏,常唱《赶三关》、《回龙阁》、《芦花河》、《桑园会》、《挡谅》、《醉写》等剧。14 岁后,专工丑行。17 岁拜名丑宋万泰(赶生)为师。宋师曾与苏丑杨三(鸣玉)同台搭档 30 余年,腹笥渊博,艺精功深,收萧长华为关门弟子。他以长华心虔志诚,刻苦用功,十分厚爱,遂精心传授,点拨至微,使萧氏在踏上艺术之路的前期,就打下全面、坚实的基础。


1896—1913 年,萧长华在青年时先后搭小鸿奎、天福、玉成、同庆、鸿庆、喜庆和各大名班,得与谭鑫培、王楞仙、何桂山、黄润甫、金秀山、孙菊仙、龚云甫、万盏灯(李紫珊)、田桂凤、杨小楼同台献艺。在常年舞台磨练中,他锐意求进,从艺严谨不苟,表演当行出色,为人配戏,从不喧宾夺主,铺垫陪衬,严密得体,烘云托月,颇得名家器重。借同台机会,他潜心体察名家大师们演剧的奥妙,从中领悟剧艺妙谛。中年后,萧长华长期与梅兰芳合作,被倚为股肱,默契相共,并常佐徐碧云、于连泉、马连良、孟小冬、金少山、、谭富英、奚啸伯、、、陆素娟等演出。他以精湛的表演艺术备受行内外推崇,与慈瑞泉、郭春山并称“丑行三大士”。

            

在长达80 年的艺术生涯中,萧长华成功地塑造了一批丑角艺术形象,如《群英会》的蒋干,《审头刺汤》的汤勤,《乌龙院》的张文远,《法门寺》的贾桂,《女起解》的崇公道,《卖马》的王老好,《浣纱河》的渔丈人,《骆马湖》的樵夫及酒保,《失印救火》的金祥瑞,《四郎探母》的国舅,《取帅印》、《选元戎》的程咬金。以及在梅兰芳所演的《西施》、《太真外传》、《贵妃醉酒》、《凤还巢》、《生死恨》、《廉锦枫》、《春秋配》、《虹霓关》、《奇双会》、《霸王别姬》和徐碧云所演的《焚椒记》、《芙蓉屏》、《李香君》、《褒姒》、《绿珠》、《无愁天子》等剧中扮演的丑行角色无不各具个性。其中如伯嚭、杨国忠、朱焕然、胡来、吴士公、吴赖、柳敬亭、周幽王、孙秀等人物形象均为萧氏所创造。这众多人物,忠邪善恶,面目各异,嬉笑怒骂,逸趣纷呈,达到形神俱妙、意蕴真醇的艺术境界,高雅、洁净、灵隽、脱俗,为京剧丑角表演艺术做出不同凡响的建树。


作为一代戏曲教育家,萧长华倾毕生精力为京剧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1904 年,喜连成(后改富连成)科班在叶春善筹划下开办,后聘请萧长华任总教习。到职第一天,他与叶氏互勉:“今后同甘共苦,众人一心,互相协助”,“有错当面言说,要知过必改”,“公不掺私,私不掺公,对公事对徒弟不得怀私心。量材使用,不可屈才”(摘自《萧氏自传》手稿)。自此,他以科班为家,除主教丑行之外,生、旦、净诸行各戏也都教授。1908 年,光绪和慈禧相继而殁,国服期间,因不能出演,其它科班纷纷解散。而富连成社在叶春善社长的坚持运营下,利用此期间,给学生排练八本《赤壁鏖兵》,总教习萧长华所教授功课雕抠砻磨,一丝不苟。“国服”开禁后,富连成社的《赤壁鏖兵》一炮而红,广受大众欢迎。1914—1922 年,他恐怕因自己搭班演出,耽误科班的教学,便舍弃了优厚的演出收入,全力投入教学工作,一连8年不再搭班。1934年,总教习萧长华应梅兰芳之邀,随其全国巡演。可恰在此时,富连成社在济南演出期间,叶春善社长突发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萧长华便立即从武汉赶回北京陪护。


1949 年初,北平解放。,历任新中国第一所戏曲教育机构——中国戏曲学校(院)的名誉教授、副校长和校长等职。他将富连成社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继承并移植到了新中国戏曲教育事业中: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因材施教,提倡“普通学”,又要专工,还亲自向学生传授了一出出表演技艺精良的名剧,如全部《群英会》、《四进士》、《审头刺汤》、《取帅印》、《选元戎》、《连陞店》、《激权激瑜》、《临江会》、四本《取南郡》、《浣花溪》及《借赵云》、《拾玉镯》、《荷珠配》、《大英杰烈》等优秀传统剧目。此外,以萧长华为代表的一大批富连成社出身的教师为新中国戏曲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据不完全统计,除了富社总教习萧长华外,先后在中国戏曲学校(院)长期任教的富社出身教师人数达45人(实际数量更多),在教师团队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如:雷喜福、侯喜瑞、王连平、于连泉、骆连翔、茹富兰、钱富川、宋富亭、孙盛文、萧盛萱、刘盛通、王世续、李世霖、阎世善等。富社众弟子们将富连成科班的艺术特征与新的时代特点相结合,使富连成社的艺术脉络得以在新中国全面地开枝散叶、生根发芽。萧长华还积极参加社会上的戏曲改革活动,认真审订大批京剧传统剧目,精心编写不少京剧剧目教材。凡是他的授课本,都进行过推陈出新的整理,弘扬精华,弃掷糟粕,主张在革新、创进中提高戏曲教学质量,推动了新中国戏曲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京剧艺术的演进。


萧长华于1952 年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奖状。1958 80 。曾当选为第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著有《萧长华戏曲谈丛》、《萧长华演出剧本选集》。由他担任艺术指导并参加演出的《群英会》、《借东风》和《贵妃醉酒》、《霸王别姬》被拍成影片,演唱的许多剧目灌 有唱片或制成盒式音带。1990 年钮骠编《萧长华艺术评论集》出版,辑集自民初至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评介萧长华的专论、诗文、讲话及文摘等,对研究萧氏及京剧史颇有参考价值。




本文版权归富连成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

欢迎关注我们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传记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