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著名传记 >【第十一集】走进大别山——店集乡77岁老人杨言谏自传

【第十一集】走进大别山——店集乡77岁老人杨言谏自传

2023-05-10 14:56:27

↑点击上方“店集人”关注我们

小编从报纸看到咱店集乡77岁老人杨言谏写自传的事,十分感动。 老人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77岁还能想着给自己的人生做个总结,比起那些一直稀里糊涂过生活的人要有意义的多。以下将分期给大家呈现自传内容。(请整理者杨须敏老师与小编联系微信3108313430)


第11集《走进大别山》

我继续着我的乞讨生活,我一路走下去 ,就到了大别山。山里的人更加热情淳厚,今天我随手拈来一户人家就可以知道他们是多么的热情淳厚了,因为山里的住家户都是依山造家,这里一户,那里一户,有的都隔好远才有一户人家,如果你走到他家去讨饭,哪怕是不到做饭的时间,他也会马上为你做饭,他是怕你走不到下一户错过了吃饭的时间,你就得饿肚子。因为他们早上喝粥,中午吃干饭,他还怕你吃不饱,所以他们就做两样,直到你吃饱为止。  

这天走到了金寨县梅山水库的码头,叫胡店子,老板姓杜,叫杜立元。我们是一见如故,并对我说:“你就在这一片做你的小生意吧,晚上你就住在我这儿,我不收你的店钱。”他看我特喜欢看书,就把他家两本书给我了。一本是《四言杂字》,一本是《龙文编影》。当时我见到书感到特别亲,恨不得一下子就能背会它。“两斤升斗  挑担行走  分文筒石  。”这就是《四字杂文》中的句子。“魏公切直,师德宽容。祢衡一鹗,路斯九龙。”这是《龙文编影》中的句子。杜老板的热情淳厚一直让我铭记在心。  

我不可能在杜老板这儿一直住下去的,继续往山里走,走了很长一段路也没有住户,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再找不到住家户就麻烦了,正当我心急如焚的时候,看到山上有一缕炊烟,心里就安稳了许多,心想,终于看到炊烟了,终于可以有地方吃饭住宿了。我就顺着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就上去了。天真的黑了下来,我也精疲力尽了,但一看到那股炊烟,也就不感到乏了,心想着今夜不至于露宿荒山野外,心里多少还有些许安慰。当时就是那种“望梅止渴”的感觉。当我流着虚汗,气喘吁吁的走到有烟的地方一看,傻眼了,原来是一堆火,估计是打柴的樵夫留下的。这时天已经黑透了,下山或是再往上走已经是不可能了,我就守着那堆火,不停的加些树枝,就是怕它熄灭了,眼睛也不敢往外看,只能看看天上那数不清的星星,耳朵里有很多声音,:“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像是极近的,极宏大的又像是极细切的,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山泉在呜咽,”真的是不敢睡着,怕火熄灭了,更怕山里的野兽,只要有火,它们就不敢来。困极了就站起来蹲下去,蹲下去再站起来。后来我在回忆这些片段的时候,我也瞎诌了几句打油诗:  

半生乞讨地,秦岭大别山。

夜宿知何处,古庙桥下边。

山洞岩石上,街道茶棚前。

峰巅密林里,篝火露宿眠。

                                (杨须敏 整理)


封面图片来源网络


店集人微信平台正式上线,如果你是店集人,不管你身在何处,这里都是你心灵的港湾,想家了就进来看看。如果你有线索,请后台留言。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传记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