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著名传记 >叶匡政 诗集是诗人最真实、最准确的自传

叶匡政 诗集是诗人最真实、最准确的自传

2023-05-10 14:56:27

诗集是诗人最真实、最准确的自传


文 | 叶匡政


古诗对中国文人来说,有日记功能。


最早的古诗,像《诗经》、《古诗十九首》等,并没有这个功能。《诗经》时代与后来最大不同在于,诗歌多为无名作者所作,在阅读这些诗歌时,作者的个性和生存境遇是隐身的,我们并不在意谁是诗歌作者。


直到曹操,才开始把过去的民歌和歌词,作为个人的创作形式,这对中国文学来说是一次重大革命。曹植更是将诗人的个性表现,视为诗歌的价值主体。自那以后,中国古诗与作者的名字连在了一起,诗人的个人精神和状态,成了诗歌展示的主要内容。


到唐诗以后,诗人个体意识的彰显,给诗歌带来一个明显变化,就是诗歌更重视私人话语,诗人的日常生活和个人情怀成为诗歌表达的主要内容。虽然也有一些比较宏大的作品,但大多古诗关注的还是诗人个体的日常经历。因为是日常经历,一些诗歌不可避免地带有时间标记。一些诗题中就有写作时间,表明这些诗记录的是当天的经历和感受,这种诗很明显有日记功能。


如李商隐的《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五月六日夜忆往岁秋与彻师同宿》,还有些诗题很长,一看就像日记,如杜甫的《七月三日亭午已后较热退晚加小凉稳睡有诗因论壮年乐事戏呈元二十一曹长》,诗与题共同构成了一篇完整的日记。


有些诗题没有时间,序中却有体现,如杜甫《发同谷县》一诗,小序就说:“乾元二年十二月一日自陇右赴剑南纪行”,这样诗题、序、诗一起便显完整了。范成大《石湖居士诗集》中的诗多有小序,如果按时间排列,甚至能复原范成大的整个行踪。


古诗对诗人有日记功能,并不意味着要每日必记,而是记下了那些让诗人感受最深的事件、情感和景观,所以它有一个诗歌典型化的问题。杜甫的一些诗,内容很简单,比如请朋友吃饭,或别人请他,碰到吃的高兴时,就会有诗作留下来。像他在卫八处士家吃春韭那顿饭,千年过去了,作者嘴里的余味似乎还留在我们的舌尖。


上文说过的陆游《入蜀记》,是中国文人比较早的日记。在《剑南诗稿》中,从《宿枫桥》到《登江楼》的几十首诗,记录的就是他入蜀的内容,但与《入蜀记》相比,这些诗记录的更多是作者的思绪与情感,所以把这些有日记功能的古诗看作是诗人的心灵日记,可能更合适。


了解古诗的日记功能,再看古诗对重大社会题材的处理,便有了新的认知。像杜甫等诗人,即使处理那些重大题材,也是通过个人叙事的框架来表现的。因为有日记功能,所以诗人的写作,并不是为了写给读者看的,主要目的还是写给自己看,为自己的人生留下印记。


所谓“诗言志”,诗歌往往成为中国文人自我表达、自我独白的一种方式,它在艺术上的创新,反而渐渐地成了次要追求。这种独白意识越浓,诗自然也显得越晦涩,诗人的用典等也不顾忌读者的接受。


过去我们常说中国有“诗史”传统,知道古诗的日记功能,对此会有更深的认知。钱穆先生认为,中国的诗人不用写自传,也不用他人作传。每个诗人,将他所有的诗人编年结集,就是一个人最真实、最准确的自传。诗人从不依靠史笔传世,因为史笔也达不到如此真切而深微的境地。


古诗的日记功能,不仅使诗文本与作者生活凝融为一,也成为中国古诗的一种重要精神。所以我们看杜甫、苏轼等人的诗,不仅是一个时代的历史记录,也是个人人生的全记录。


钱穆说过:“杜甫、苏轼之诗,凡毕生所遭值之时代,政事治乱,民生利病,社会风习,君臣朋僚,师友交游之死生离合,家人妇子,米盐琐碎,所至山川景物,建筑工艺,玩好服用,不仅可以考作者之性情,而求其歌哭颦笑,饮宴起居,嗜好欢乐,内心之隐,抑且推至其家庭乡里,社会国族,近至人事,远及自然,灿如燎如,无不毕陈,考史问俗,恣所渔猎。”钱穆说的这些,是因为古诗的日记功能,才可能有的文学表现。而那些诗文本与人格,始终如一、珠联璧合,无懈可击的,便是我们说的大家。


 六根为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END-


六根者谁?

李辉 叶匡政  绿茶 韩浩月 潘采夫 武云溥

醉能同其乐,醒能著以文


微信号:liugenren

长按二维码关注六根


欢迎关注六根运营另一公号地名古今


留存乡愁,叙说古今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购买醉醒客丛书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传记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