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记资讯 >生于贫民窟,她曾写下“饥饿是我的胎教”,女儿的出生却让她写出童话

生于贫民窟,她曾写下“饥饿是我的胎教”,女儿的出生却让她写出童话

2023-05-10 14:56:27



虹影被列为当今中国十大女作家之首,

自传体小说中坦然揭露作为私生子的身世,

作品英文版在欧洲大卖,

《K·英国情人》被英国《独立报》评为

2002年“Books of the Year”,

当别的女作家被各种头衔包围,

围绕她的却多是一些负面的话题。

她曾经因为写作《饥饿的女儿》被家人绝交,

也曾经因为《K·英国情人》被禁100年,

被人称作“官司作家”,

几乎每次在媒体出现都会引起轩然大波。



但在2014年,虹影出人意料地出版了

她的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

神奇少年桑桑系列的第一部《奥当女孩》,

再次带领读者走进自己的家乡重庆,

但这次却是跟着一个小男孩经历一场奇幻探险。

虹影在那之后陆续出版《米米朵拉》,

以及神奇少年桑桑的另外四部,

而前不久出版的《彩虹之心》,

代表着神奇少年桑桑的正式完结。


▲桑桑系列插图


最近很流行超越年龄限制的“少女感”,

虹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参加新书发布会的虹影,留着微卷的及肩长发,

齐刘海半丸子头,紫色衬衣蓝色牛仔裤,

完全看不出她在个人自传中写到的苦难的痕迹。



虹影开始写儿童文学无疑和女儿的出生有关,

从给女儿讲睡前故事开始,

到完成6本书献给女儿。

虹影的文风也从一开始无情地揭露现实,

变得童话般温暖柔软。

“我结婚了,有了孩子,

生命也走了一半,对整个世界有包容心。

这种态度写出来的东西心神气定,

转移到故事中就是宽容的,同情的。

特别是女儿出生后,我再也没有时间忧郁了,

身上总有使不完的劲。

女儿的童年和我不一样,

有父母的关爱,我希望她健康快乐。”

许多作家最初写作的动因,

也许包含着对父母与自身无法协调的反叛。

但也许长大成人,为人父母之后,

或在另外某个瞬间,突然会领悟到父母的初衷,

也许并不足以遗忘或原谅,但足够谅解,

足够达成与童年时或青少年时自我的和解。




▲很多读者听说虹影都是因为《饥饿的女儿》这部小说


在《饥饿的女儿》中,虹影毫无掩饰地描写了

自己从小生活的重庆贫民窟环境和人性的肮脏,

在描写自己和父母、五个哥哥姐姐的关系时,

逐渐揭露家庭背后的故事和自己的身世。


“我从不主动与人提起生日,甚至对亲人,甚至对最好的朋友。先是有意忘记,后来就真的忘记了。十八岁之前,是没人记得我的生日,十八岁之后,是我不愿与人提起。不错,是十八岁那年。”


故事从“我”的十八岁开始,

开篇就写自己被陌生男子跟踪,

将读者引入一个紧张且严酷的氛围之中。


“我从未告诉母亲和父亲,不知如何说才好,说不清楚。很可能,他们会认为是我做了什么不规之事,臭骂我一顿。好多年我独自承担这个秘密,渐渐这件事失去了任何恐惧意味,甚至不再神秘。每次有目光盯着背脊——大约隔半月或十天,我总有背脊发凉的感觉。”




美籍华人作家Karen Ma形容《饥饿的女儿》

用一种让人揪心且直言不讳的文字,

以其真挚坦诚打动读者。

这就是虹影的回忆录的非凡之处:

一种毫无歉意的坦诚。

不管是谈及作者的生活还是中国的历史,

都没有丝毫的假装,没有试图美化事实。

但它并不全是黑暗的,

这最终还是一本关于希望和人性的韧性的书,

因为虹影从穷困和家庭的耻辱中挣脱出来,

成为一位有成就的作家。

虽然虹影以无比现实的笔法展现出了她的世界,

但对于没有经历过类似环境的读者来讲,

《饥饿的女儿》充满了超现实感,

好像一下子被拖进几十年前重庆的艳阳下,

跟着六姑娘一起经历或目睹周围的一切,

真实却难以置信。





在《饥饿的女儿》里,

我们看到一个叛逆、愤怒的六姑娘,

无情地揭露丑恶现实,

仅仅关心自己的身世和缺失的爱。

而在十余年后,

虹影的另一部自传体小说《好儿女花》中,

她明显对亲情、母爱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十八岁的我成天跟母亲赌气,

一心想考上大学,

离家远远,哪会愿意去弄懂母亲的心”。

《好儿女花》以母亲的葬礼为开始,

六姑娘急急忙忙地赶回家,

却没能在母亲去世前见最后一面。

这次,再次回到故乡的六姑娘

以一种不一样的心境回忆母亲,

讲述自己离家后的故事。

在这本回忆录中,

“母亲”的形象变得温柔、亲切起来,

在冷漠的表象之下,

读者看到一个历经苦难而愈加坚韧的母亲形象。


家里少有的发黄黑白照片里,倒有母亲穿旗袍和高跟皮鞋烫发的照片,她高额头,忧郁娴静,嘴角微带笑意,很妩媚。眼睛深情地看着什么地方,不见多幸福,却是焕然一新的亮堂,一派韵味。想来,少有人能抗拒这种美。

没人说我们四姐妹丑,可我们心里都清楚,我们四姐妹只是沾了点母亲长相的光,没一个胜过母亲。



在重新认识母亲的六姑娘眼中,

母亲不再是一个“一身病痛的女人”形象,

她终于开始承认母亲的美,

也不再因为偏见删去记忆中仅存的美好回忆。

文中的母亲在冰冷的表象之下,

隐藏着无法言说的对六姑娘的深深的温柔与爱。

也许我们也该认识到,

母爱也许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也许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契机,

就能在沟通中打破隔阂,

而不是在失去后遗憾终生。



讲给女儿的故事,还原了童年的梦


虹影在2006年女儿出生前就开始阅读儿童文学,

并在2012年花了两年时间

完成了桑桑系列的第一部《奥当女孩》。

桑桑系列的开始让读者见证了虹影文风的转变,

从现实变得奇幻,从尖锐变得柔美。

虹影说:“她来到这世上拯救了我,

陪伴着我,我很幸福。

我用所有的时间来陪她,见缝插针地写作,

不再一个人随时背起行囊去远行。

但爱幻想的本性没有变。”



这次虹影笔下的故乡,

不再仅仅是一个散发着恶臭的贫民窟,

而是开辟了一个充满幻想和无限可能的世界。

但虹影并不认为她所创作的是纯粹的儿童文学,

童话或是幻想仅仅是一种形式,

写出的也是将现实与幻想相结合的,

既适合成人也适合儿童的故事。

在虹影的“现代童话”里,

世界是一个既有黑暗也有光明的真实世界,

但正是因为这些黑暗面,

让人性的真善美显得格外动人。

在《彩虹之心》中,

母爱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少年桑桑和母亲相依为命,

在母亲失踪后踏上奇幻的寻母之旅,

让母子相聚的时刻变得格外珍贵与美好。


在江边一座吊脚楼里,有个女孩子在唱歌,歌声婉转动听。桑桑捡起露台上一片金黄的银杏树叶,上面有露水,他递给母亲:“哎,妈妈,我们来吹水花吧。”

母亲低下身来,两个人的嘴一起吹起树叶上的露水,水珠花像小雨点一样散落开来。

桑桑只想全身心地陪母亲,起码可以一天不去想这之外的事、将发生的事。他抬头看母亲,发现母亲也在看他,他笑了倘若有一天,这儿都没有了,也没关系,一切都在他的心里。


▲虹影和女儿


成为母亲之后的虹影,

明显对于母爱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从十八岁对母亲的冷漠不解

变成了无需理由的满满的爱。

文学批评家解玺璋将虹影的变化

理解为她对母亲、对家庭的重新认识:

“因为她自己当了母亲,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只有到这个时候才能感觉到母亲多么伟大,

她才能重新书写自己和母亲的关系。”

虽然“等你有了孩子就懂了”

这句话俗套且令人生厌,

但在虹影的例子里,

它的确解开了虹影纷繁错杂无法解释的过往。

虹影从写作到儿童文学的转变,

也许也是一个与过去的苦难、

与原生家庭之间的和解的过程。

而我们在读虹影的这几部作品时,

看到的不仅仅是她经历的现实,

和她想呈现给女儿的美好世界,

更是一种寻找到美好与宁静的可能性。



{  今日话题  }

对“有了孩子你就懂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想?

请在文末下发留言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传记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