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底下出孝子
章 剑 华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父亲儿时的情况,简直是不可思议。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无依无靠,就开始了自己的独立生活,要是发生在现在的孩子身上,是很难活下来的。
父亲不仅活了下来,而且逐步走出困境;不仅自食其力,而且还略有结余。他先是把丝线篮变成了一个小摊点,在不到20岁时,已在南新街租下门面房开起了小商店。
从一个孤苦伶仃的孤儿,长成一位勤劳朴实的小伙子,乡亲们无不啧啧称赞。经人介绍,父亲与母亲结婚了,从小无依无靠的他终于享受到了爱情和亲情的温暖,便更加拼命地做着小本生意。他到外地进货,从不坐车坐船,也不住客店,往往步行上百里路,背着上百斤的货物连夜赶回家。由于父亲的勤劳和精打细算,到解放前夕,父亲的小店居然越开越大,生意颇旺。解放后,公私合营,父亲连店带人进入了乡供销合作社,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国家工作人员。
▲父母和我们在一起
父母先后生养了我们四个兄弟和一个姐姐。可想而知,在那个年代,家庭的经济负担是多么的沉重。当时全家基本上靠父亲微薄的工资维持生活,但父亲节衣缩食,东挪西借,把我们一个又一个地送到学校上学,而且每天亲自督促我们的学习,,父亲对我们的学习要求丝毫没有放松。
我父亲教育孩子在家乡方圆十里之内是小有名气的,因为他居然把五个农村“土娃子”一个个送进了学校,后来又都进城学习和工作,并小有成就。
我父亲教育孩子有什么秘诀呢?一言以蔽之:严。严到什么程度呢?说来你也许不会相信,但我确实是领教过的:不小心摔破一只碗,三顿不给饭吃;考试有一门不满80分,一个星期不准出门玩;晚上迟回了家,站到半夜进不了家门;打扑克、下象棋更是不许沾边。
父亲在我们眼里就像一只老虎,我们呢?见到父亲就像一只受惊的小兔。起初,不要说我母亲有意见,就是邻里乡亲对父亲的做法也颇有微词,但后来“客观效果”出来了,便一窝蜂地夸我父亲教子有方。
▲我们兄弟四人
俗话说:宠是害,严是爱。这是很有道理的。树靠修枝成材,人靠严教成才。尤其是在一个人还没有懂事的时候,严加管教是必要的、有利的,肯定是利大于弊。我亲身体验到,没有父亲的严格教育,就没有我们的良好成长。“从小看看,到老一半”。看看现在这帮孩子们,个个被宠得“小皇帝”似的,真有些担心。
俗话又说,棍棒之下出孝子。这也不无道理。父亲对我们小时候的管束真是够严够狠的吧,打骂是家常便饭,有时也真有些过火,但我们长大之后,非但没有记父亲的“仇”,反而更觉父亲的良苦用心,更加敬重曾经严厉的父亲。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
“章剑华人文空间”
欢迎大家留言和建议,
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里,
相携共进,砥砺前行。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