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宣威市第五中学 关注我们!
精彩导读
,着重明确了高考“考什么”,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今年1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此次课程标准的修订力度较大,并首次提出凝练“学科核心素养”。
可以预见,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将是2018年乃至今后高考的重要内容。那么,高考9科各自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它们在高考试题中怎样呈现和考查?对复习备考有哪些要求?2018年高考命题可能会怎样体现?需要考生关注的重点是什么……
首先推出三大主科:语文、数学和英语。
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即:
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增进语文学科素养,努力学会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文字。
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在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推进思维机制的发展,提高思辨能力,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在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以及在生活中,坚持对美的追求,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在语文课程中进一步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关注当代文化,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
上述四项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内容与基本抓手,也是高考语文考查的主要内容。
1.“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主要通过语言运用题来考查。
这也是历年高考语文试卷中承接性最强、创意性最高、变化最大的一大板块。考查方式主要有两种——
考查方式一:选择所示语言材料的对错优劣
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第17题的成语使用、第18题的语病判别、第19题的表达得体等。
考查方式二:要求考生完成一定的表达目标
多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第20题的补写语句、第21题的推断分析,北京卷第25题的微写作,天津卷第20题的“词云图”等。
2.“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主要通过阅读欣赏题来考查。
“阅读欣赏题”即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古诗文阅读等,这部分一般占试卷分值的50%左右。
2017年高考语文中的阅读欣赏题,主要有3个特点:
一是“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
二是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多年选考,本意是满足考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多元性,但在功利备考观念的作用下,也造成了阅读教学的窄化。考试中是弃文学而投实用,教学中是弃散文、剧本、小说而投传记,这种趋势在一些地方甚至发展成谈散文色变、唯传记是瞻的程度。这一改变,不仅体现全面考查学生思维素质的取向,更是对“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的重视。)
三是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针对2017年高考语文对“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特点,2018年语文复习备考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1)高度重视“表达得体”题。
“表达得体”除正确使用一些谦辞、敬语之外,还要考虑说话者的地位身份、学识教养、生活阅历,听话者的社会背景、文化知识、语言习惯,也要注意特定的时间地点、话题气氛,表达载体的语体风格等。试题形式既可以是客观题,也可以是主观题。
青年学生容易受网络语言的冲击,加之对传统文化词语的陌生,在日常语言表达中常常会出现某些词语在理解或表达上的错乱,导致语言使用不合“得体”的要求。专门考查“表达得体”问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相关的语言文化知识,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温儒敏教授认为:“别小看这区区3分,它预示着语文教学回归本位的趋势。”
(2)高度重视与逻辑有关的语言表达题。
语言与逻辑关系密切,语言表达是逻辑思维能力的体现。语言表达不只是有结构搭配和表意明确方面的问题,还应该有逻辑推断的问题。与逻辑思维相关的语言表达内容很多,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到方法,切合点很多。同一个问题,从逻辑的角度看是逻辑思维不严密,体现在语言上则是表达不严谨。例如全国卷Ⅱ第21题。
(3)“警惕”在作文命题和文本阅读题中加入对语言运用的考查。
在作文的命题指向中加入语言运用的目标要求,是2017年作文命题的一大亮点。如全国卷Ⅱ作文题明确要求“合理引用”两三句名句,其中就含有语言运用的指令要求。
(语用修辞就包括“用典”。作文命题要求“引用”,就是明确考生必须采用用典的修辞手法以帮助表达自己的观点。这都是语言运用、语言表达的要求。)
在文本阅读题中加入语言运用的考查因素,也是值得关注的。目前的现代文阅读、古诗欣赏只是要求考生用简答的形式表达对文本的理解与欣赏,没有向考生提出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的语言表达要求。那么,2018年高考语文是否会将简答题的语言表达运用也作为评分的一个依据呢?值得重视和期待!
针对2017年高考语文对“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特点,2018年复习备考应着重做好对“阅读思维”的训练:
阅读思维的发展与提升,首先要从解读思维的合理做起。所谓的“合理”,指的是:命题者遵循了作者写诗写文所遵循的规律,从而提出问题;作为阅读者,也应该遵循同样的规律去思考相关问题,方能得出准确的回答。
(1)一个文本,无论诗歌、散文、传记、小说,它在写作上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心意(包括观点、态度、思想、情感、情绪、意念……),作者心意是阅读者在“读懂作者”这个层面要攻克的最终“堡垒”。
(2)一个文本,无论诗歌、散文、传记、小说,作者表达心意,除了少数直抒胸臆的信息外,总要凭借某些载体或经由某些媒介来传达这种心意。我们将这种“载体”或“媒介”称为“触媒”——它是触发、寄寓作者情感态度观点意念的土壤。一般而言,一个阅读文本的“触媒”可以表现为四类:人,事,景,物。
(3)如果一个文本比较简单,则由某一触媒直接导出作者心意;如果一个文本较为复杂,触媒还可分出主次,前者是主角,后者是配角,它们是红花与绿叶的关系。
这些基本的思维原理,带有很强的普遍性,它们体现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传记等绝大多数甚至所有的阅读文本之中,阅读训练要靠一次次将其激活,才能符合每一个文本的具体情况,也才能切实提高考生的思维水平。这就如同数学的定理公式,只有进入到具体的试题中,它们才是真实的、有效的。
语文核心素养,除了语言运用与阅读思维,还有审美与文化,但是,语文素养的底层根基是对语言的感知和对思维的构建。没有这个根基,文学审美和文化传承都成了空中楼阁,因为语文高考毕竟是从读懂一篇文字、想清楚一个问题开始的。
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共六项三大类。
1.数学抽象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
2.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数学抽象与直观想象体现了数学的一般特性。)
3.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的思维过程。
4.数学运算是指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逻辑推理与数学运算体现了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5.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
6.数据分析是指针对研究对象获取相关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推断,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知识的过程。
(数学建模与数据分析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
1.通过由具体的实例概括一般性结论,看学生能否在综合的情境中学会抽象出数学问题,并在得到数学结论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命题,以此考查数学抽象素养。
2.通过提出问题和论证命题的过程,看学生能否选择合适的论证方法和途径予以证明,并能用准确、严谨的数学语言表述论证过程,以此考查逻辑推理素养。
3.通过实际应用问题的处理,看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达数学建模的过程和结果,以此考查数学建模素养。
4.通过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观察以及图形与数量关系的分析,通过想象对复杂的数学问题进行直观表达,看学生能否运用图形和空间想象思考问题,感悟事物的本质,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此考查直观想象素养。
5.通过各类数学问题特别是综合性问题的处理,看学生能否做到明确运算对象,分析运算条件,选择运算法则,把握运算方向,设计运算程序,获取运算结果,以此考查数学运算素养。
6.通过对概率与统计问题中大量数据的分析和加工,看学生能否获得数据提供的信息及其所呈现的规律,进而分析随机现象的本质特征,发现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以此考查数据分析素养。
例如,在2017年高考中,全国II卷第20题第(1)问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依托,设计了线段之间的相量关系式等条件,考查求动点轨迹的方法;第(2)问设计了动直线相互垂直的证明问题,重点考查思维的灵活性以及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国III卷第8题考查圆柱和球的相关概念,以此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
北京卷第14题通过图表给出信息,考查了考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上海卷第12题以点与线的位置关系为背景,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突出考查数学的理性思维。
1.要重视基本概念的复习
从概念的定义出发,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这是提升数学素养的必要条件。
例1:命题:“若(x-1)(x+2)=0,则x =1”的否定是____。
很多人认为命题的否定就是否定命题的结论,所以“若p则q”的否定就是“若p则¬q ”,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如果按照这种理解,上述命题的否定就是“若(x-1)(x+2)=0,则x≠1”,这个结果显然是错误的,因为这个命题与原命题都是假命题。
我们来看看教材中“命题的否定”的定义:
人教A版:对一个命题p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的命题,记作¬p,读作“非p”或“p的否定”。
人教B版:对命题p加以否定,就得到一个新的命题,记作¬p,读作“非p”或“p 的否定”。
根据上述定义及符号语言可以看出,命题的否定是对整个命题的否定,而非只对其结论进行否定。因此这个命题的否定就应该是“并非对(x∈R,若(x-1)(x+2)=0,则x =1”,也即“存在x∈R,使(x-1)(x+2)=0,且x≠1”。
此外,在概念复习中还要避免模式化,避免机械套用有关结论。
2.要重视基本定理、公式的复习
很多学生存在重应用轻推导的现象,就是只重视定理公式的应用,而忽视公式的推导、定理的证明。事实上,重视公式的推导、定理的证明,不仅有利于理解与掌握定理和公式,理解公式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挖掘公式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从而成为我们解决有关问题的敲门砖。
比如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教学,包括教科书在内基本上都舍弃了解析法,即“求出过点P与直线l垂直的直线PQ的方程,然后求出点Q的坐标,最后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出PQ的长”的方法,普遍认为上述方法虽然思路自然,但具体运算需要一定技巧。
其实利用上述方法,运算量并不是大到不可接受,如果方法得当,学生一定对解析法印象深刻,并会在有关问题中应用解析法解决问题。这也正体现了解析几何的本质,即利用代数方法(方程、坐标)解决几何(曲线)的有关问题。
3.要重视基本技能的复习
基本技能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建模、数学运算以及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中都有它的影子,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对基本技能的复习,主要包括掌握入手点、了解隐藏点与熟悉易错点。
所谓掌握入手点,就是要掌握基本思想方法,通过分析其本质特征,熟练掌握其适应范围,掌握基本问题的基本解法。
所谓了解隐藏点,就是要了解哪些知识有隐藏的漏洞,必须与哪些知识配合使用才能避免产生错误。如在解析几何中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问题时,如果使用了韦达定理,就必须检验判别式是否大于零,否则就可能出现直线与圆锥曲线没有交点的情况。
所谓熟悉易错点,如忽略函数的定义域、数列中没有注意n的取值范围等问题而导致错误。这些虽然不难掌握,但是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出现错误。这也体现了数学核心素养中逻辑推理的严谨性。
设问1:如何求未知数ω的值?(设法得到关于ω的方程)
设问2:两个未知数需要两个方程才可能求出它们的值,而此题我们只能得到一个方程,怎么办?
设问3:注意到ω是正整数,因而通过范围就可以求出其值,那么如何能得到关于ω 的不等式呢?
通过以上设问,应该容易想到通过函数的图像可以得到关于周期的不等式,从而得到关于ω的不等式,问题得以解决。
这就是把数学思想与核心素养相结合的一个很好的例子,以此培养能力,效果一定不错。
4.要重视数学本质
数学核心素养中的数学抽象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是形成理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反映了数学的本质特征,贯穿在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应用的全过程中。
导数既是函数的一个重要概念,同时也是研究函数性质,解决函数有关问题的一个重要工具。复习中不仅仅要重视导数的概念、运算以及应用,还要突出导数的工具性,突出导数在研究函数的有关性质、解决函数有关问题时的工具作用。
有人会觉得此题有超纲的嫌疑(因为有二阶导数的影子),但其实恰恰这是一道“好题”,因为它充分体现了导数的工具作用,第(2)小题的3种解法中,无论哪种方法都是利用导数作工具,充分研究了函数的性质,特别是单调性,并利用函数的这些性质解决问题。
5.要重视中国古代数学文化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考查的内容,将中国古代文明作为试题背景材料,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
这个题目虽然难度不大,但是立意新颖,富有创新精神,特别是巧妙地利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设计试题,不仅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如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运算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等,很好地渗透了数学的核心素养。
英语核心素养由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四大要素构成。
1.语言能力是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和情感态度的能力。
(过去只提听、说、读、写,现在多了一个“看”。这里的“看”在英文里对应的单词是viewing,通常指利用多模态语篇中的图形、表格、动画、符号以及视频等理解语篇的意义。理解这类语篇除需要使用传统的文本阅读技能外,还需要观察图表中的信息、理解符号和动画的意义。)
2.文化品格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文化意识、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
3.思维品质是学生通过英语学科的学习而得到的心智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说的思维品质主要指与英语和英语学习有关联性的思维能力,而不是一般意义的思维能力。)
4.学习能力是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
1.听:能通过重音、语调、节奏的变化理解说话人所表达的意义、意图和情感态度;能通过听,抓住日常生活语篇的大意,获取其中的主要信息、观点和文化背景。
2.说:能口头简要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经历,表达观点并举例说明,介绍中外传统节日和中国传统文化;能在口语表达中,根据交际场合和交际对象身份的不同,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如正式或非正式、直接或委婉,进行日常交际,表达意义和意图,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借助手势、表情等非语言手段提高交际效果;能通过重复、解释、提问等方式克服交际中的语言障碍,维持交际。
3.读:能在阅读中抓住日常生活语篇的大意,获取其中的主要信息、观点和文化背景;能区分语篇中的主要事实与观点,能预测语篇的主要内容;能识别语篇类型和结构,能辨识和分析语篇的文体特征及衔接手段,能识别语篇为传递意义而使用的主要词汇和语法结构;能识别语篇直接陈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文化现象。
4.写:能以书面形式简要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经历,或续写结尾,或表达观点并举例说明,介绍中外传统节日和中国传统文化;所用词汇和语法结构能够表达主要意思;能运用语篇的衔接手段构建书面语篇、表达意义,体现意义的逻辑关联性。
从表面上看,上述具体要求好像只有听、说、读、写语言能力的要求,也就是说,好像只涉及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能力素养。但实际上,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也融入了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的要求之中。而目前的英语高考,也主要还是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安排考查内容、考查形式和评价标准的。
建议1:语法训练题要少做但要精做
从近年来高考改革趋势及英语语法试题命题的走向来看,“基础、常见、实用”这六字方针是语法试题的命题原则。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加强基础、常见和实用的语法题目的训练,注重梳理。
高考语法题有极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要知道,学习语法的目的是促进语言的运用能力的发展。平时要对语法中的疑点、难点做好记录,并配合典型的语法练习题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要牢记“题不在多做,而在精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语法填空题的备考建议是,要加强知识储备能力,尤其是基础知识的储备。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需要继续加强对考纲所列出的3500词的记忆与复习,灵活掌握单词的拼写、词性、搭配及词义的拓展,要特别注意常考动词的特殊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的变化情况。语法知识方面尤其要掌握动词的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的正确使用,名词的单复数,连词的选用以及形容词和副词的转换、比较级的正确使用等,当然介词、代词、冠词的基本用法也是考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
建议2:语篇训练要多做并限时做
将语篇训练作为贯穿高三英语复习的主线是十分明智的,因为这是新课程标准、考纲所要求的。语篇训练不仅包括阅读理解,还包括完形填空、七选五、写作等。
根据高考改革,英语高考越来越重视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考生在做阅读理解练习时,一定要限定时间,根据高考试卷对阅读理解题限时的要求,应限制在30分钟内读完3+1(3篇阅读+1篇七选五)篇短文并完成10+5(10道阅读+5道七选五)道小题的选择。在选择正确答案时,要充分利用平常所学过的阅读技巧。如寻找主题句、猜词、推理、跳读、略读等获取所需要的信息。除了教材,平时也要多阅读英语报纸杂志,增加自己的阅读量,提高对不同题材和体裁文章的熟悉度以便获取更多的背景知识和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做给提示词类的题时,首先要分析句意和句子的结构,确定空格处该填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还是其他词类。如果要填谓语动词,要考虑动词的时态和语态以及主谓一致的问题;如果需要填非谓语动词,则要准确判断应该用哪种形式的非谓语动词;若是词性的变化,那就要考虑空格处应填的是形容词、副词还是名词等。纯空格类题目的特征是以虚词为主,而且只能填一个单词,包括介词、冠词、连词等。
考生在做题时一定要根据句意和逻辑关系,做到意义完整、逻辑通顺、形式正确。为此,考生在备考阶段要注意培养和提高语篇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的运用能力。
建议3:利用阅读语篇复习词汇、句型和语法
在做完限时阅读后,建议将短文重新再看一遍,对文章所出现的词汇、短语进行及时归纳和总结。语篇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及交际背景,而且学生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进行猜词,推理完成对语篇的理解,并带动单词、短语和句型的复习,形成较为流畅的语言表达习惯,为写作打下基础。同时,阅读也是记忆单词的好方法。
事实上,孤立的单词是不容易记忆的,如果把它们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就便于认识和记忆,并且词义记得准确、清楚。
建议4: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
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需要大量阅读,另一方面离不开反复地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而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必须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平时强化词汇、语法知识的运用,背诵一定篇数的经典范文,并在此基础上多读、多写,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考生应该加强审题的训练,熟悉英语的五种简单基本句型,写好英语简单句。背课文和范文佳作,并且模仿其中的高级表达,学会使用这些高级表达来润色自己的文章。熟悉和了解高考书面表达的评分标准以及得分档次。加强书写的工整和美观。
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并关注 宣威市第五中学
五中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和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