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记资讯 >本周脑洞:你有想过给自己写墓志铭吗?

本周脑洞:你有想过给自己写墓志铭吗?

2023-05-10 14:56:27


前几天看到武志红老师写的一篇文章:《你最深刻的记忆,藏着你生命的隐喻》。

里面提到一个观点:

决定着我们命运的,不是我们以为的外在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不清楚自己是怎么做的选择。

也就是说,我们这一生,就像是活生生地在给自己写自传。区别在于:你是否觉知到这一点?在这个自传还没有彻底展开前,我们有没有可能用某个方法提前认识它,从而改变这份自传呢?

办法是有的。武志红老师提到了一个方法:设想一下你的墓志铭。

就是:想象你去世后,要在你的墓碑上刻下最简练的话,来概括你的人生。你希望自己的墓碑上出现什么字呢?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欧文·亚隆发展出来的一个治疗技术。

武志红老师说他自己做过很多次这个练习,每次从脑海里跳出来的,都是这一句话:这是一个高明的旁观者。

意识到这一点,武志红老师觉得很受刺激,因为他觉得,如果到头一生,自己的墓志铭真是这样,那这一生就实在是太失败了。因为在他心里,他希望自己的墓志铭,是《红与黑》的作者、法国小说家司汤达的那句:米兰人亨利·贝尔安眠于此。他活过,写过,爱过。

在意识到“这是一个高明的旁观者”并不是内心希望的“自传”以后,武志红老师有意识地把自己脑海中的墓志铭作了一下改变,暂时变成了:他跳入过深渊,他安全返回,他品尝到了生命。

武志红老师说的这个“给自己写墓志铭”的方法,貌似历史名人曾国藩也曾用过。据说曾国藩没事爱给别人写挽联,不仅爱给死人写,也给活人写;不仅给别人写,也给自己写。

这样看来,曾国藩的“写挽联法”和美国心理学家欧文·亚隆的“墓志铭法”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用“跳出固有视角”的方式,审视他人,也审视自己,从而让自己作出客观的判断,引正纠偏,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

看到武志红老师提到的这个方法后,我也尝试设想我自己的墓志铭。想来想去,最后定格在这句话:她一生热爱自由和艺术,却并未真正尽力过。

意识到这一点,我也惊了一下。回想自己的前半生,虽说也经历过一些坎坷和波折,但总体顺遂,而这顺遂的背后,其实藏着一个还不够努力地自己,从而逐渐走向平庸。

在文章里,武志红老师还分享了其他几个认识和改变你的自传的方法:

第一,设想一下你的墓志铭;

第二,认识你记忆中最早、最深的事件或细节; 

第三,完整地观察一段关系或者事业,回想它的开始、发展、高潮、结束和尾声,以及你在其中的感受与心念。因为意识和头脑层面的语言,构不成心念,心念都是潜意识和身体层面发起的,并且是图像式的。

在武志红老师的原文里,我看到有人留言写下自己的墓志铭:这是一个被嫌弃的好孩子,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看着真让人心疼……不知道写下这句话的人,曾遭受过怎样的人生……

欢迎和我们一起参与今天的脑洞:

设想一下你的墓志铭,它会是什么的?

欢迎留言分享你的心得与体会,优质留言有机会获得我们赠送的一份花茶哦!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传记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