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记资讯 >净小芳老师:写给去文礼书院的女儿(附女儿侯靖嘉自传)

净小芳老师:写给去文礼书院的女儿(附女儿侯靖嘉自传)

2023-05-10 14:56:27

写给去文礼书院的女儿

岑儿:

世出圣人,千载难逢。即日,你将有幸成为圣人的学生,母亲甚是欣喜,甚为安心。


记得那天早起,你无比喜悦地讲你梦见你对先生说:「先生,我也想让您将我培养成大才!」如今,你己迈进了梦想之门。如此幸运,不知这是你几世修来的福份,但获此福仅为外缘。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这个梦想却完全要靠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


时光易逝你已成年,匆匆数年只在转眼间,文礼十载亦将短暂,稍作不慎弾指一挥完。《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在人生新起点上,唯望吾儿专心致志惟先生之为听,不违如愚,发愤好学,分分秒秒心心念念,终得智慧相伴。


临行,给你言最少而意至浓的叮咛!祝福吾儿梦想定成真!

母亲

未羊年夏月


女儿自传


净老师按:入学文礼书院的同学要写自传,此为女儿侯靖嘉写的自传。


学生侯靖嘉,今年十七岁,家乡陕西宝鸡,自幼性格倔强浮躁,从小在父母身边时间较少。父亲性情温和敦厚,母亲性情严厉坚强,也因母亲脱俗的见识我才接触读经,父亲温厚的性格一直支持着我读经。


刚接触传统文化是儿时调皮干坏事被母亲斥责,那晚母亲把我的错误与弟子规中的劝诫对照,让我边抄边念边反省。只知道是犯错了,并未有深刻感受。到上初中时,母亲对文化教育很关注,家中有许多这方面的光盘,唯独一张她总觉音效与画面都太粗糙,一直等所有光盘都看完,她才打开这张“一场演讲 百年震撼”,看到先生说“教育其实是件很简单的事”,激动不已,便把这张光盘看了十几遍。之后只要与母亲在一起,她就给我讲读经的好处。在她的引导下,我逐渐踏上这条智慧之路。母亲觉得我应该离开体制,当父亲还很犹豫时,母亲很坚定地认为在错误的方向上必须马上停止,是不容迟疑的。我去退学时,母亲还是很尊重我,给我自己选择的权利,如果后悔,可以再回去。而我相信父母是尽力把最好的给我,相信母亲,也相信她为我做的选择。


,这个日子改变了我一生,也曾经改变了许多中国人的一生。百年前五四运动推翻传统文化,百年后我们回归经典,“双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受五四欺。”这年我十三岁,是先生所说没救的年龄,但是我死马当活马医了。半个月后母亲来看我,我向她背诵了《论语》中的一段,她感动的流泪了,我想她一定觉得我不会再像碌碌众生一样无所扑着地耗散生命,并为我的未来感到喜悦。


牟宗三先生说,“生命原是混沌的,只是每一人冲破其混沌,透露其灵光,表露其性情,各有其特殊的途径与形态。这在当时是不自觉的。惟不自觉,乃见真情,事后反省,有足述焉。生命之秘,于此可窥。”到这时,我似初生之婴孩,真正的生命才刚刚开始。


堂主吴亚波老师年纪虽轻,却有独立之见解,成熟正直,一日同他散步,他向我提起先生书院规划。书院作息勤苦,但有先生亲自授课指引,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之后我告诉母亲我想上书院,当时只是随口一说,很单纯的向往,未曾了解书院真正的价值与意义。


2012年有幸见到先生,他来宝鸡演讲,当时时间仓促,到学堂已经较晚,先生与客人在“尊经阁”(图书室)里,他人在旁聊天,先生却安静沉着地一直给这次演讲的义工写字。我感受到一个光明沉稳的生命。同年七月,我随母亲去了“论语一百”,并与先生有些来往与接触。可“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我学识浅薄,契合不了先生之道。


一个月后,我回到学堂,母亲辞去工作投身于读经事业。之后每次通话母亲都让我加紧背书。直到十月十二日,吴老师告诉我们,已有十多名学生申请进入文礼书院,并念了他们的自传,随后意外地告诉我,母亲来电话让我第二日准备去北京,上书院。我又惊喜又恐慌,欣喜的是有幸进入文礼书院,能在先生的朝夕教诲下进德修业,恐慌的是自身才疏学浅,以及对新环境为免心生畏惧空荡。就这样,我结束了学堂生活。回顾这两年半,感谢老师们对我的关爱指点,让我的人生中第一次在朴素单纯的环境中感受经典智慧的润泽。


十月十五日,我与新同学一起进行了拜师礼,此后我的生命将从“在其自己”渐而“离其自己”。我回到一个新的起点,我一无所是,我将要冲破混沌。或许学问(人生)之路艰难险阻,我定会经历曲折不顺,完满人格并回归于自己。


因为读书底子薄弱,遇到瓶颈是在所难免的,没有明确功课计划,也不懂读书方法,漫无目的地度过数月。自身原始天然,行事任由性情,内心不够坚定,不明为人相处之道,不知如何展现真实之自我,起伏不定,迷离空妄。不勇于面对,不知如何拯己于困顿之中,自卑气馁,想要逃避,想要离开书院。


之后与先生谈话,先生祥和亲切,他尊重我的选择,从不勉强并给我空间去成长。只是开导我“尽己之力,不管他人期待多高,就算他人怪罪也不必难过,因为你尽了本分,要时常反省警觉,要立定志,志定了气就足,要么就无所事事。除了有人拿刀架在你脖子上,剩下的一切都放下,没什么可纠结。”先生讲《颜回的生命境界》中有一段“孔子曰:‘士志于道矣,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可见生命有了更高意义的向往与追求,便不会被现实的饮食与居处所干扰,这是一个人保持永远安乐的第一步,也是安心好学的第一步。如果连这一步都做不到,真是未足与议也了。”如果我在当今圣人创立的清明道场中都不能安定,那我归宿哪里才能安定?


偶然看到唐君毅先生《人生之体验》中《说安定》篇,只觉通体透明,毫无隔阂,“安定的心灵,犹如太空,任白云舒卷,明月去来,它永不留痕迹,总是空阔无边,寂然不动。你不要说,待我的什么问题都解决时,我的心便安定了。因人生总是有新的问题的,你亦不要说,待我那些重大的问题解决时,留下的小问题,将不会如此扰乱我的心。当你的重大问题解决时,你的小问题,便成为你重大的问题了。你不能等待到某一时,心灵才求安定。你等待的心理之本身,是向外驰逐的,它自己便会创造出你无尽之烦恼。你要求安定,你必须当下就开始安定,除此以外,莫有第二条路。”自己愚昧幼稚,风未动,帆未动,是自己的心一直在动摇、不定。所以我还是留下来了,开始复习包本。


朋友林子歆帮助我甚多,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记得刚开始录像,一两遍未过,就和自己较劲。她一直很有耐心,我背完一段她便示意鼓励我,让我录像尽量放松心情,她推着我一步步成长,并与我共享成功之喜悦。觉得我俩之友情会像牟先生与遵骝先生的友情一样“如兄如弟,毫无距离之感。彼解衣衣之,吾即衣之,彼推食食之,吾即食之。彼以诚相待,我以诚相受。”终到“超越施与报之对待,进入一无人无我绝对法体之相契。”

 

一五年过年放假,书院将迁到浙江温州,母亲让我先留在北京念书。首先认为我性格随波逐流,其次调养身体。我在网络上告诉子歆,以前我俩总是形影不离,都觉生活中有彼此才有意思,后再想,太感性,朋友不一定每日要在一起,各有各的功课,只要共同向往于道,才是最亲近。我这次并未因太多留恋而产生不安定之心。

 

在北京的四个月使我感触颇大,刚开始因心急背书,嗓子突然说不出话来,母亲举先生的例子教育我,生活学习中一切都是炼心,想要成熟首先要坚强。后段时间母亲生病,医生说治不了她的病,她心情很低沉,告诉我,“孩子,如果有天我离开,你千万不要难过,你要知道‘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那段日子我每天都很害怕。我发现我不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从小到大都和她对着来,总埋怨她对我太过严格,她的期待我总觉得无所谓。想起子歆说过,“如果你一直与你母亲关系僵硬,有天你会后悔的。”此后,我慢慢放下些自己的执拗去亲近她。其实母亲很温柔,只是我不听话,她把世间最好的全都给了我,她似孔孟的母亲般智慧。有时我心态还有起伏,她就用先生的话照醒我,渐渐我对先生所讲道理也有贴心的感受。

 

先生真的很幽默,他讲“人总是很奇怪,光明都来不及,还自己打自己。”他其实一直教导我们身心要坦荡光明,清爽大方,成为一个心智成熟的人。所谓的中流砥柱,不要纠结小气,起伏不定,做小人之态,丧失气度与灵感,障碍前程。同时知道这时间是懦弱的,需要温暖的,随时表现出自己是坚强的,可以承担一切的,打破自己习惯性的束缚,打破僵固的心灵,舍下现实生命的关照。先生言辞为经,举足为法,所散发出的光明无时无刻地笼罩着我们。

 

时间如白驹过隙,书院已安定坐落在泰顺,我来到这清爽舒适的地方,亲切又熟悉,大家长进很大,我们师生间更似一家人。一日一起去爬山,兴致勃勃,一路上说说笑笑,快下山时我喝了口山泉水便刺激到心脏,随之心脏一紧,全身僵硬发麻。蔡孟曹老师背着我淌水下山。他说,他上山开路已经很累,但此时他有份责任。其实我们读书人不就是要担起这责任,治时代之病痛,救天下于垂弦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因身体,我要做心如古井,不起一丝涟漪,宠辱不惊的工夫。虽现在仍有些习性未化除,我愿像陆象山先生所说,“人心有病,须是剥落,剥落得一番,即一番清明。后随起来,又剥落,又清明,须是剥落得净尽方是。”我愿唯心之德,不滞不溺,新新不已,弃其旧迹。我愿唯先生之言唯听,志道乐学,以报师恩,温恭达礼,与人为善,体贴智慧之光明,感受成长之喜悦,做一个心智成熟,活泼的人。

 

感谢我的父母坚定的信念,让我顺利前进;感谢先生、师长及朋友的扶持与勉励,感谢一路上为我持灯的人,照亮我光明的路途!

 

孔历二五六六年秋








读经,开启生命智慧,成就幸福人生!


长按即可加关注


微信 yqxt1312

咨询电话:13681317779

负责人:空见老师

《易谦学堂》常年招生3-13岁长期读经学子

地址:北京顺义东方别墅区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传记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