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记资讯 >杂谈:一介平民为何写起了回忆录四部曲兼谈回忆录与自传的区别

杂谈:一介平民为何写起了回忆录四部曲兼谈回忆录与自传的区别

2023-05-10 14:56:27

    1    

德国著名思想家、诗人歌德云: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

《回忆录:命运四部曲》是我殚精竭虑撰写的非虚构长篇回忆录,似可当小说读,因为生活有时比虚构的小说更加精彩。

但绝非小说,因为许多章节基本上是照着日记写下的。除了中小学与个别年份的日记本已经烟消云散,我几十年所经历的包括上达庙堂,下至江湖,宏观国事,微观民生,个人浮沉,他人言行等等一地鸡毛的人间故事,均来自我至今保留着的35日记

鲁迅先生说:翻开中国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翻阅自己的日记,我也发现两个字:“怪诞”,衍生成四个字即“荒诞离奇”——

荒诞的人生、荒诞的环境、荒诞的家国;离奇的人事、离奇的社会、离奇的历史。过往年代的生命与死亡、欢乐与痛苦、真实与谎言、忠诚与密告、世态炎凉、潜伏与被潜伏、商场无间道、背信弃义、、人性之嬗变,等等,几百个人生故事纷至沓来……

年届花甲,追忆万花筒般光怪陆离的人生往事,映射了个人经历与家国面目,自有一番辛酸苦辣在心头。

     2    

我生性好奇。西谚说:好奇害死猫。我却以为:好奇能养生。

一个人要老而不衰,衰是心理的精神沉沦,须调节平衡自己把握。老是生理的体能弱化,是自然规律无法抗拒。有的人年纪轻轻却老了,有的人年逾花甲依然年轻;有的人未老先衰,有的人老而未衰。上了年纪一定要像个小孩子对世界怀有好奇心,保持年轻的心态,热爱读书学习,这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我喜欢与人沟通交流海阔天空,有时询问年轻人知不知道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名字,得到的回答令人沮丧,叫得出的不到三成,上溯曾父母辈则无人知晓。

我也是,祖辈的名字一个叫不出。

老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人生一世连个名字都留不下来岂不可怜可惜可叹?

我家是一个大家庭,父母双亲、两个哥哥、三个姐姐、两个弟弟和我共有10人——所以我把兄弟姐姐的名字写进了书里,以免子孙说起我们这一辈连名字都不知道。儿孙们的名字没写,他们的人生应该由他们自己书写。

经常有人诧异:你一介平民为何要为自己树碑立传?说回忆录如自传属传记文学,只有大人物才有资格进入文学殿堂,不管是请人代笔彰显他的丰功伟绩流芳百世,还是由史家记述他的斑斑劣迹遗臭万年。

没错,回忆录属于传记文学,是非虚构作品,是一本长长的散文。

但是,回忆录不是自传,人人皆可为之,自传却是大人物的事,但人物太“大”,顾虑就多,活到老干到老,忙着社稷安危大事,哪有余暇闲心写作,反而不能留下自传。

君不见,、。

我一介平民无所顾忌,可以随心所欲的叙事议论,诚实冷静的回忆人生往事。

     3    

为了阅读之顺畅,我做了必要的文学修饰。仿佛在红花边添一片绿叶,在蓝天下加一朵白云,都是为了提高阅读体验,增加可读性。否则这噪杂的世界就没有文学作品了。

但是,为了历史的真实,我严格遵守非虚构原则,凡事均有出典不敢杜撰——除了查看日记,我无数次的去上海图书馆,。

台湾作家王鼎钧先生云:叙事,要有客观上的诚实;议论,要有主观上的诚实。

这部四卷本回忆录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通过个人经历披露历史事件与人性嬗变,便于读者按照时间流逝的先后顺序了解真相,大约可算一套编年体回忆录。

胡适先生说:“信札是传记的原料,传记是历史的来源……其功用即是为史学家保存最可靠的史料。”有朋友统计在我书中,写到的人名竟有近千个,委实吓了我一跳,据说《红楼梦》也只出现了800多个名字。

回忆录是非虚构作品,我“依样画葫芦”秉笔直书某些真相,恐怕要忤逆一些“两面人”。

其实,天使与魔鬼集于一身,善与恶囿于一体,原本就是人性。我向来心直口快,人到花甲更要随心所欲讲真话,不要像某些人信口雌黄颠倒黑白胡乱八卦。

步入人生的黄昏,那一缕残照夕阳为何不光明磊落的最后灿烂一下呢?

     4    

写作回忆录的初衷原本只想给人生留一份历史,凡在我人生旅途中有缘相逢,并反映社情民意与折射人性嬗变的人和事,大多会在书中留下几许鸿爪雪泥,不隐善也不瞒恶,如法国思想家卢梭的《忏悔录》,不吝笔墨自省,不忌他人喜怒,也不惮家丑外扬——书中或详或略记述了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某些故事。

其实家庭也是江湖,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举凡天下父母,无不希望儿女们和睦相处,携手度过云谲波诡的人生。

如果说父母之爱是一条纵向的爱之河奔涌直下,儿女之亲便是一汪横向的爱之湖水乳交融,家庭更是一个和睦的爱之海岁月静好。

可叹的是现在不少年轻人只享纵向之爱,少有横向之亲,也遑论孝顺父母的反哺之情。中国几千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儒家道德,已然成为大诗人苏东坡感叹的: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我未打算在国内公开出版本书,因为书中披露的有关庙堂秘闻和我的言行似乎与“中国梦”有违和感,只想百年之后还有人记得有我这么个“先人”也不枉人生一场。

人到花甲,愈发产生形而上的思考。我从小好奇,如哲学家总想弄明白——“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可惜父母亲早逝,两个异性兄长也都先后离世,我不知道自己从前是何宿命,也不知道今后的归属——父母在,人生尚能倦鸟归巢;父母去,来生只有黄泉相伴。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忙着发微信秀恩爱传八卦熬鸡汤,许多同龄人热衷于广场舞搓麻将到处吃喝游玩,唯恐世界末日将至,挥霍殆尽最后的时光,却不关心自己的来历,家族的缘起,先辈的历史。饮水思源已然罕见,数典忘祖才是21世纪的“新常态”。

《回忆录:命运四部曲》第三本还未完稿,第四本尚在写作中。

承蒙友人关注,已完成的第一本《青春年华》与第二本《大学风云》出了10本样书,1018日起在我的微信公众号连载推送,以期抛砖引玉修订完善。如您感兴趣可加关注阅读并不吝指教,笔者在此鞠躬致谢先。



各位看官:常有网友尤其是年长的网友只会转发不会加关注,实际上转发须点3、4次以上,而加关注只需点两次——在文章标题下的蓝色昵称“非虚构实录”点一下,看到“关注”再点一下,察看历史消息即可阅读所有文章——另外,本号欢迎转发你的朋友圈。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传记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