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记资讯 >胡赛尼三部曲:细腻不是战争的产物,是与生俱来的情感

胡赛尼三部曲:细腻不是战争的产物,是与生俱来的情感

2023-05-10 14:56:27

知道卡勒德·胡赛尼的人一定知道他的《追风筝的人》,这本被译成61种语言的书,畅销在世界各地。

 

《追风筝的人》是胡赛尼的第一本小说,类似自传体的小说,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身在美国的阿富汗移民童年往事和成人后对儿时过错的认识加上心灵救赎的过程。

 

在阿富汗,放风筝是非常流行的休闲活动,直到有一天34岁的美籍阿富汗裔医生卡勒德·胡赛尼看到了一条新闻:开始禁止阿富汗人放风筝。

 

胡赛尼从开始动笔写作,迄今为止的三部曲都与阿富汗有关,他对阿富汗的情愫不仅仅是“裔”字那样简单。

 


他的语言风格,渗透人心。他的细腻来自家庭、友谊、信念、救赎的传递,也是他的那份细腻,让文章更能牵动读者。

 

比起站在高处发出来声音的毒舌与辛辣,他的细腻来自底层人。他是纽带,把水深火热的底层面貌带出来,把新的思想带进去,他的文章有治愈功能。

 

也正是因为哈桑把阿米尔当做最亲近的人,所以才会在风筝比赛时,去捡被阿米尔用风筝线割下来的战利品,并说出油然而生的感动:“为你,千千万万遍!”

 

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做到了。胡赛尼也做到了。 



相比起来《追风筝的人》,我更加喜欢他的《灿烂千阳》,无论是在表现手法还是人物性格展示上都细腻到新的台阶。 



在女权地位低下的国度,玛丽雅姆的母亲却告诫她:“学校怎么会教你这样的人?一个女人只要学一样本领,那就是忍耐。”、“需要你忍耐的东西绝不会少。”

 

世俗的枷锁,旧制度的套路,真实又普遍。这不仅仅是小说中两个女人的战争,还是阿富汗女人们的枷锁,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是永无止境的。这一刻,我想到了封建社会的女性。时代造就了女性。



《群山回唱》是胡赛尼的第三部作品,超越父女、兄妹的依恋,情感表达更扣人心弦。

 


就像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的那样:走出对与错的观念,有一片田野,我将与你在那儿相会。


如果只是对与错的问题,那就皆大欢喜了。

 

不是对与错的话题,也不是战争与分离的问题,而是贫穷到生活中去,团圆成了对大的心愿。

 

战争爆发了;苏联人走了,军阀们来了;军阀们走了,来了;走了,美国人来了。只有夜里无声的呐喊才最歇斯底里。

 

在世界面前,如果亲人都不能相聚一堂,那要国家有何意义,妹妹是阿卜杜拉一生的追求。

 

异彩纷呈的寓言世界裹挟着阴暗的现实,可怜的人们在里面找不到出来的方向。

 

 


唯有胡赛尼的细腻,把国家的灾难融进家庭里。

 

堕落、压迫,友谊、亲情,信念、救赎,在胡赛尼的小说里,一层一层。从国到家、从家到个人,有喜有悲,有爱有恨;有物质与情谊,有命运与名誉。当然,都是冲不破的牢笼。



关注旅游站

精美PPT模板自取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传记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