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记资讯 >杨宪益:翻译整个中国的人【人物】

杨宪益:翻译整个中国的人【人物】

2023-05-10 14:56:27

杨宪益是把《史记》推向西方世界的第一人;他翻译的《鲁迅选集》,是外国的高校教学研究通常采用的蓝本;与夫人合作翻译的三卷本《红楼梦》,成为西方世界最认可的《红楼梦》译本……在欧美各大图书馆,他的译著整齐地排满书架,蔚为壮观。这位翻译大家被成为“翻译整个中国的人”。

2009年11月23日,蜚声中外的翻译大师杨宪益因患淋巴癌晚期溘然辞世,享年95岁。据其外甥女赵蘅女士所说,杨宪益先生是在北京煤炭总医院去世的,10月10日,杨老先生被诊断为淋巴癌晚期而住进这里,接受离子植入手术的治疗。手术成功后,家人还很欣慰,以为很快能够出院,谁知道不久后,杨老先生开始出现了呼吸道水肿等症状,最终在23日清晨6点安静地离开。

一代名士、翻译家、著名的学者就这样走了,从此,银河又隔星。

白虎星照命
杨宪益1915年元月出生于天津。杨宪益的祖父当过淮安知府,祖父的8个儿子都是留学生,杨宪益的父亲曾经留学日本。后来杨宪益的父亲成为了天津中国银行行长,成为中国当年最杰出的金融家之一。

父亲是天津中国银行的行长,他又是家里的独子,因此杨宪益的童年过着一般人无法想象的豪门生活,他小时候还穿过袁世凯馈赠的黄马褂。他的母亲在生他之前做梦,梦中白虎一跃,跳进了肚子。算命先生说这个孩子白虎星入命,将来会经历种种挫折后成就大事业;但是白虎星凶恶,将来家里会死很多人,克父伤子。杨宪益5岁时,父亲就去世了。

从此,白虎的隐喻笼罩了杨宪益的一生,1990年当他应意大利朋友的要求开始撰写英文自传(《White Tiger》,中文版由薛鸿时翻译,名为《漏船载酒忆当年》,港译版则名为《白虎星照命》)时,第一个出现在脑海里的意象,就是白虎。

中学毕业以后,杨宪益随师长和朋友一起前往英国求学。初到伦敦,人生地疏,杨先益苦读了5个月后一举通过了牛津大学的拉丁文和希腊文专业笔试,他的成绩让当时面试的考官感到非常不可思议,他认为杨宪益的希腊文和拉丁文还不够巩固,而且当时的牛津每年面对亚非地区只招收一名学生,所以,站在牛津大学门槛上的杨宪益失去了1935年入学的机会,他只能等到1936年秋季入学。为了犒劳自己,杨宪益选择了去地中海旅游。他用这一年时间游历了欧洲大陆,阅读了大量书籍。

从幼年起,杨宪益就不是一个用功读书的人,在牛津他学习成绩并不出色,他把精力全部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和社会活动之中,其文采和聪慧在牛津却有口皆碑。

出于好玩,他在牛津一口气把《离骚》按照英国18世纪的英雄双行体的格式翻译了出来。这一年,他24岁,这是他第一次接触翻译,他在翻译中显示出来的磅礴才华和独立性,让英国人大吃一惊。现在,这首译诗还作为经典,屹立在欧洲各大学的图书馆书架上。

活力四射的杨宪益一到牛津就参加了中国学会并被选为学会的秘书,他进行抗日宣传、自费编杂志,搞翻译,写剧本。1937年他被选为中国学会主席。在牛津期间,杨宪益结识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格莱迪丝,她就是后来的戴乃迭。

跨国界的爱情传奇

20世纪30年代,杨宪益在牛津大学认识了英国女孩格莱迪丝,并为她取了中文名字——戴乃迭。

戴乃迭是杨宪益法国文学课上的同学,她的父亲是一位传教士,她1919年出生在北京,7岁以后才回到英国。童年的记忆让戴乃迭对中国颇有感情,在与杨宪益的慢慢接触中,两颗年轻人的心也慢慢的靠在了一起。于是,她将专业从法国文学改为中国文学,成为牛津历史上第一位获中国文学荣誉学位的英国人。

戴乃迭的母亲塞林娜得知女儿在和一个中国人谈恋爱,心中非常忧虑,她明确反对他俩来往,并说若是他俩结合,会对后代不利。据杨宪益的回忆,“格莱迪丝的母亲赛琳娜起先不愿意她在假期花太多时间和我一起,当得知我也去了巴黎时,她甚至要格莱迪丝中断在巴黎的假期,立刻回到伦敦。当她知道格莱迪丝决定跟我一块儿回到中国并跟我结婚时,曾悲观地预言这场婚姻决不会超过4年。”但是,两个人的爱情面对巨大的阻力却表现的更加顽强。


在牛津毕业并取得荣誉学位以后,杨宪益迫不及待地回国了。1940年,杨宪益带着21岁的戴乃迭、揣着50英镑一路飘摇回到祖国。

虽然没有加入中国籍,戴乃迭却一直把丈夫的祖国当成了自己的国家。她学会了中文,还会写一笔正楷小字,能仿《唐人说荟》,用文言写小故事。嫁给杨宪益,戴乃迭没有后悔,她说:“爱上了中国文化,才嫁给了杨宪益。”

从入国立编译馆,受梁实秋委派,英译《资治通鉴》开始,夫妻二人从此以汉语经典英译为终身事业。杨宪益译一稿,戴乃迭润色校改,夫妇合作无间,获得举世称许。从牛津到北京,从先秦文学到现当代文学,从编译馆到外文出版社,这对伉俪合译的中英文名著不下百余种,在中外文学史上极为罕见,堪称翻译工作者典范。

1999年11月18日,戴乃迭去世,杨宪益也停止了翻译工作。杨宪益的外甥女、画家赵蘅介绍,杨宪益一直很遗憾“没能和乃迭一起走”。杨宪益将自己一腔的深情化作泣血诗篇表达对爱妻的思念,“早期比翼赴幽冥,不料中途失健翎。结发糟糠贫贱惯,陷身囹圄死生轻。青春做伴多成鬼,白首同归我负卿。天若有情天亦老,从来银汉隔双星。”

让西方人读懂了《红楼梦》

在教书期间,杨宪益翻译的《儒林外史》和《阿Q正传》打动了当时重庆国立编译馆的负责人梁实秋。梁实秋看中了杨戴二人的能力,于是从大学里挖来了两人。对中国古代史感兴趣的杨宪益在编译馆的第一个工程,就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杨宪益、戴乃迭联手,历时3年将《资治通鉴》译成英文。在以后的半个世纪时间里,夫妻俩联袂将中国文学作品译成英文,从先秦散文到《水浒》、《红楼梦》,达百余种。

其中,他与夫人戴乃迭翻译的《红楼梦》三卷本全文英译工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70年代完成并陆续出版,引起了中外文化界轰动,这套译本成为最受中外学者和西方世界读者认可和推崇的经典译著。戴乃迭与丈夫合作翻译的三卷本《红楼梦》,与英国两位汉学家合译的五卷本(译名《石头记》)一并,成为西方世界最认可的《红楼梦》译本。

1949年解放以后,两人来到北京,参加了外文社的《中国文学》杂志,从此开始了持续一生的翻译工作。译出《儒林外史》、四卷本《鲁迅选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和《白毛女》等众多汉语文学名著。,两人主动响应,废寝忘食,力争工作量翻番,只用十天就译完了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

作为译者和执行主编,杨宪益、戴乃迭共同支撑英文版《中国文学》杂志近50年。自1951年创刊,这份刊物一度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唯一窗口。1982年,杨宪益发起并主持了旨在弥补西方对中国文学了解空白的“熊猫丛书”系列,涵盖《诗经》、《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古典书籍,同时还收录了巴金、沈从文、孙犁、王蒙、冯骥才等现、当代作家的文学作品。

2009年,中国翻译协会授予杨宪益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杨宪益成为继季羡林后获得该奖项的第二位翻译家。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评论家李建军表示,与“外译中”阵容相比,“中译外”显然要势单力薄很多,尤其像杨宪益这样堪称翻译界国宝的人物,更是为数甚少。

“杨先生在我们心里是位高山仰止的学者。”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黄友义对笔者说,“他的译著是所有研究中国文化的西方学者眼中的经典。”

外文出版社社长呼宝民说,杨宪益的可贵之处在于,用自己在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博学,打通了两种语言障碍,为将中国古典名著尽可能原汁原味地介绍到国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杨宪益去世后,路透社、、法新社、、英国《独立报》等纷纷撰文,以纪念这位译学泰斗。

金子的心不会变

和所有人一样,。1968年4月的最后一天,杨宪益和戴乃迭因为局势而在家里对饮白兰地时,还是被闯入的革命人士带走了,。对此,杨宪益每每谈起,总是平淡带过,说四年里见不到妻子,唯一害怕的事情就是妻子会受不了。

,也差不多同时离了休,夫妇变成了无业人员,虽然他们当时很穷,但是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仍然乐观地生活着。虽然他们血脉不同,肤色不同,但是他们的心却是相通的。

杨宪益戴乃迭夫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情缘,可谓真是历尽艰辛而至死不渝。1989年,戴乃迭患了老年痴呆症,渐渐病重到失忆。杨宪益从此停下了翻译和自传写作的工作,悉心照顾妻子。在他卧房的桌上,一直留着郁风先生在1985年为戴所画的水粉画像,一头银发的老太太,笑容却依旧清澈有力。上面题着几个白色的字:“金头发变银白了,可金子的心是永远不会变的。”

2009年11月29日,有近千民众自发来到北京八宝山,参加杨宪益的遗体告别。一起来送中国最后一个集“士大夫”、“洋博士”和“革命者”于一身的知识分子、翻译家。曾经那位坐在轮椅上、偶尔出来遛弯儿的老人,已经作别红尘,只留下那副“古来圣贤多寂寞,是真名士自风流”的对联。

本文摘自人物周刊网
原文链接:
http://www.rweek.cn/Compr_Weeklyx.asp?id=827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传记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