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记资讯 >死也要活着

死也要活着

2023-05-10 14:56:27

1.

我第一次看《活着》,是上大一,那时候在学校图书馆,满满的人,却静得出奇,那气氛特神圣,我猝不及防看到了这本书,看完后哭得上不来气。

我回到宿舍,强烈推荐舍友们都去看,于是第二天,我们宿舍所有人的眼睛都红成了桃子。

那时候看的书不多,也没进入社会,没有一点抵抗力。

我第二次看《活着》,是在生孩子后的两三年,那时候人生特别难,频繁遭遇亲人离世,工作一团乱麻,生活也处处是坑。

想哭又哭不出来的时候,就看看《活着》,呼啦啦流点泪,就当是排毒,排完心里敞亮。

《活着》这本书,它总让你看完了感觉有力量,看的时候痛不欲生,看完了就豁然开朗。你看福贵都那么惨了,还在乐观地活着,还在关心裤裆和老牛,还是一副嘻哈相,我这点小挫折算什么呢?

甩甩头继续向前走吧。

所以,《活着》这本书,我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它是一本长达十万字的了不起的鸡汤励志书。

但它其实有更深刻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余华真正的用意是用小人物的悲欢写历史。但那是文化人研究的事儿。对于俗人,它的励志价值更大。

书里的主人公福贵,很倒霉,开始是个地主家的浪荡败家子,输光了祖上的家产,爹也被气死了,幸好有个百年难遇的好老婆对他不离不弃。成了穷鬼的福贵想重新做人,,跟着部队到北方打仗,还没怎么开战,。,放他回了老家,他这才开始了建国后几十年的苦难生活。

建国以后的生活,是中国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五八年,村里号召把锅都砸了放到一个铁桶里煮,结果却怎么也炼不成。轮到他家去烧火,他女人家珍因为生病打了个盹儿,把桶里的水烧干了桶底烧漏了,正在害怕,结果却被队长领着一群人给他戴上了大红花,说他家是“炼成钢铁”的功臣。

荒诞不羁,却曾是真实的生活。

再后来,经历了六零年饥荒,,改革开放。

在这过程中,他的家人一个个死去。

儿子有庆上学,家里穷,没钱做鞋,就一直光脚跑,结果跑出了个长跑小健将,县长的女人生孩子,需要输血,他儿子稀里糊涂被抽干了血,抽死了。

再后来,他的女人家珍得了软骨病,得病之前,他们把自己的哑巴女儿凤霞嫁给了一个歪肩膀残疾人二喜,二喜女婿很好,淳朴善良,一家人生活又有了希望。可后来凤霞生孩子的时候,又大出血死了。

家珍也在凤霞死前死了。

再后来,他的歪肩膀女婿也在一次做工的时候被两块水泥板夹死了。

死到最后,只剩了一个凤霞的儿子,小孤儿苦根。苦根跟他相依为命,日子艰难,很少吃饱饭,有一次他在外面干活,给苦根煮了一锅豆子,苦根一下子吃了很多,结果豆子到肚里膨胀,被撑死了。

老人一个个面对亲人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无情的命运,一直拨弄他。

中国人一直都是世界上最能忍耐的民族。像福贵这样的人,就是能忍的代表。他告诉我们,忍不下去的时候,再忍忍就好了。

更深一步,这本书还告诉我们,除了忍,还要忍得乐观,不能苦大仇深地忍。

这对很多深陷苦难的人,其实有意义。

2.

现在的社会,负能量太多了,每天的新闻、公众号,都是一些负面消息,尤其热点出来,几乎清一色都是负面。今天这个明星出轨了,明天那个保姆纵火了,后天哪儿又出了个变态。社会严重缺乏正能量。就是一个电视剧,也把那里面的人物掰开了揉碎了讲,人不能怎样怎样生活,怎样生活就会万劫不复......

所有的文章都在宣传一种成功学,女人要漂亮,要有钱,要自立,要有人格;男人要争气,要有事业,要不渣.......否则就没有出路。

可是总有人是达不到的,道理都对,对照那些成功学,很多人越看自己越像失败者,越看越着急,越看越自卑,越看越慌乱,谁都懂,就是达不到,怎么办?

有些人的人生真的不是靠努力就能逆袭的。

就像说这个家庭主妇问题,是个傻子都能明白,女人最好有事业,可有的女人就是暂时困在家庭里出不来。这些文章只提供价值观,不提供方法论。

徒增戾气。

我常常想,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

应该是那些让人感到内心安定的,那些让人看了以后,不急不躁的,不慌不乱的,内心笃定的,或者一点细节能让人感到安慰的,所以《活着》这样的书有价值。

我也写东西,我也知道,写负面的东西比写正面的东西好写,首先题材广范,如大家所见,坏事一箩筐,好事不多见;其次下笔容易,写负面东西容易显人深刻,写正面东西一不小心就显得假,费力不讨好。就像写喜剧比悲剧难。

可最终,还是那些激荡人心的表现人性光辉的东西能长久。

3.

其实《活着》这本书很险,一不小心就流于一个只知拼命催泪的尴尬之作了。就像前几年的一个电视剧叫《小花》,硬拽着你哭,尴尬死了。

是余华的思想和境界拯救了这本书。

我第三次看《活着》,是在前几天。这时候我已经写作上百万字了,已经有很多人管我叫“作家”了。

我再看《活着》,带了点专业的角度去看,活着写得确实挺“巧”的,就是雕琢的痕迹太重。作家一直在牵引读者的情绪,在什么地方让你哭,在什么地方让你笑,什么地方让你止,他都在操纵。

这是专业作家的功力,可是专业也有不好的一面,就是他会失去一些作者原本的质朴,流于套路。

专业与不专业,没好坏可言,这也是写作这件事有魅力的地方,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最好的作品在什么时候出现。它不一定是你写得越久越好,技巧越高越好,纯天然的可能更打动人心。

有点赌博性质。

《活着》的写作,就像他设置了一座迷宫,在哪里有个出口,在哪里将弯转,你最后会从哪条道路到达彼岸,他都在掌握之中。

你在迷宫中走得认真而诚恳,他在高处俯视你。

不知道还好,知道这个秘密后,你就不自在了。

所以,我第三次读《活着》,没有哭。

4.

但《活着》仍然是一本了不起的好书,这是一个作家的偶得之作,是才华,阅历,思想和他所呈现的故事,宿命般地碰撞在一起的结果。

他不是处心积虑就能筹备出来的书。

余华自己也说过,写作《活着》,换了好几种叙述方式,当他发现用福贵自己讲述的方式写作的时候,变得很顺畅,很快就写完了。

我第三次看这本书,发现一句话,可以概括这本书的精髓,就是:死也要活着!

其实中国很多书,都是教人忍,除了《活着》,还有很多。莫言的《生死疲劳》,虽然他本人好像不倡导忍,但却客观展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忍耐和忘却能力。

这与西方的很多经典名著不一样,西方那些称作伟大的作品,常常是相反的路数,他们是抗争。《红与黑》是,《简爱》是,《安娜.卡列尼娜》是,《飘》是,世界名著的排行榜上,几乎本本都能找到与命运抗争的思想。电影也如是,《肖申克的救赎》,《沉默的羔羊》、《勇敢的心》等,都是。音乐作品也如是,音乐皇冠上的明珠《命运》,再过一千年,相信依然会在这个世界飘荡。其创作者贝多芬,他说自己一辈子在和一个老头子斗争,这个老头子叫上帝。

还有一个人物叫尼采,更是直接宣布:上帝死了。

大作家也罢,我们凡夫俗子的工作也罢,生活也罢,遇到选择时,并没有唯一正确的道路,完全矛盾对立的选择,有可能都是正确的,也可能都是错误的,因人而异罢了。

要想内心得到一些力量,还是看看这些向上的作品。

5.

除了这些大作家,如果想看斗争精神,还有一个人的作品也可以看一下,这个人离咱们很近,就是咱们山人大叔的自传。

山人大叔自传虽质朴,但有力。《活着》教人怎么去忍,怎么逆来顺受,怎么一边逆来顺受,一边保持乐观。山人大叔的自传,除了教你忍,还教你怎么去斗,去抗争,去周璇。命运拨弄我,我也要拨弄拨弄命运。

它比《活着》更励志。

这不是我一个人说的。山大叔自传更完之后这段时间,我已经接到不下十个读者留言了,他们这些人,有的正债台高筑,有的在创业初期,有的正遭受冤狱,有的在经历妻离子散,他们说,每当他们撑不下去的时候,就看看山人大叔的自传,看看他在困境中的那种精神,就觉得有了力量。

山大叔后半段还有很多故事,但这个家伙现在犯懒,撂下了就捡不起来了,我正在鼓动他继续写,也许哪天忽然就又写起来了。

奉上大叔自传全部链接,这几个月新来了几万读者,没看的赶紧看看。

山人,一个只上过六年学的矿老板,有点钱,有点闲,子鱼在农村当村长时的朋友。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写了八万字的自传。



《一个矿老板的跌宕人生》

(点蓝字可读)

<第一章:出身

<第二章:当兵

 <第三章:>

  <第四章 倒黄金

<第五章:第一桶金>  

<第六章发财啦!>  

<第七章天哪,这爱情!>  

<第八章被骗

<第九章落难内蒙古>

<第十章:艰难脱险  这个故事顶一百篇鸡汤。>

<第十一章:重头再来 你见过肚皮长茧子的人吗?>

 <第十二章 君子报仇>

<第十三章:终于打了一次坏人>

<第十四章画风转得太快,山大叔开启搞笑模式了!>

 <第十五:章苦尽甘来 >

<第十六章:星火燎原>

<第十七章:原罪> 

<第十八章:天下熙熙>

 <第十九章:尾声>


—完—


<苹果宝宝,打赏按这个>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传记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