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记资讯 >大英博物馆&国家画廊必看攻略!38件藏品看懂西方美术史

大英博物馆&国家画廊必看攻略!38件藏品看懂西方美术史

2023-05-10 14:56:27

有句鸡汤叫做“最好的都是免费的“,比如空气、水和爱。其实还有博物馆。在物价昂贵的伦敦,荟聚了人类历史不同时期最顶级艺术瑰宝的博物馆、美术馆们却都统统免费。


在世界各大艺术博物馆年度参观人数排行榜上,法国的卢浮宫、美国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英国的大英博物馆一直牢牢位列三甲,紧随其后的就是国家画廊。对于没有强烈偏好的盆友来说,在伦敦选择博物馆的话,首选大英博物馆;美术馆的话,首选国家画廊


(本文内容除特别标注外全部来自穷游er 蓝衣葱葱, 文章较长,看之前可以戳右上角先收藏 )


不遗憾参观经验

很多博物馆美术馆,比如大英、泰特现代、V&A,每周都会有一天延迟闭馆。这一点对旅行时间很有限,想去的地方又很多的游客来说非常有价值。像楼主一样不怕苦、不怕累的同学们,大可以先逛关门早的地方,晚上逛街或是延迟闭馆的博物馆。当然最好确认好是周几,一般来说周五、周六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经验1. 看书


从人类历史发展脉络,当然是要看《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作者:尼尔·麦格雷戈)这本书由大英博物馆和BBC联合打造,由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亲自撰写,一共动员100多名馆员、400多名专家,编撰时间长达4年,从大英博物馆800万件馆藏中精选了100件最具代表性的物品,全面展现了人类200万年文明史。这是一项“全世界只有大英博物馆才能办到的世界史撰写计划”,以广播形式在BBC播出时,创下了1100万人口同时收听的纪录,《


经验2. 看纪录片


不想看书的话,NHK和 BBC合作的纪录片6集纪录片《大英博物馆》也很棒。《1 人类文明的开始》《2 埃及法老王的荣耀》《3 壮丽的帕特农神殿》《4 艺术的起源》《5 遗失在沙中的宝藏》《6 神秘的太阳帝国》 。推荐第二集和第三集,埃及和希腊馆往往是大家参观的重点。


经验3. 不靠参观指南,靠语音导览


实在没时间做功课也没关系。不要依靠那份流传甚广的3小时参观指南!!!上面有的序号根本是错的,而且很难看着这个纸质指南找到展品。我们刚开始拿着打印好的指南按图索骥,浪费了至少半小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租一个语音导览,把精品、精品中的精品都整理出来,绝对不会错过最重量级的珍宝


我们的两次英国之行,大英博物馆一整天、自然历史博物馆半天、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2小时、国家美术馆3小时、泰特现代艺术2小时。在中世纪之前的部分,藏品都在大英博物馆;1400—1900年间的作品都在国家画廊。搭乘时光隧道,粗发吧!



 大英博物馆部分 

↓↓↓


史前时代


1、燧石手斧 (旧石器时代)



这块不起眼的石头很了不起,它记录了人类在几十万年前的手工痕迹,它是人类使用工具的起点,也是人类美术的起点。从开始制造工具开始,人类就和筑巢的小鸟、造窝的蚂蚁有了云泥之别。在接下来的漫长岁月里,这个粗糙原始的手斧工具,会被石器时代的祖先们慢慢打磨得越来越好用,越来越美观。但一切都是从这块石头开始的……


2、复活节岛石像(约公元1000年前)



摩艾(Moai),是位于复活节岛(Easter Island)的一群巨型人像,是智利的旅游景色与世界遗产之一。从时间上,这个石像不应该放在史前时代。但它和巨石阵一样神秘未解,看上去应该是当地人所相信的神圣力量,就接着说吧。


大英博物馆这座巨大石像,是1869年英国军舰Topaze号带给维多利亚女王的礼物。好吧,那时候英国人看到什么喜欢的,就随便往家拿。2016年到2018年,33号中国馆都不开放,不能去亲眼看看英国人从中国运来的“赃物”。


也有人认为如果这些东西不是保存在欧洲列强的博物馆也许早就没了。鲁迅在1927筹备博物馆时层感慨过:“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蹋,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


埃及:最早形成风格的文明


3、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



罗塞塔石碑,是一块黑色花岗岩石碑,雕刻于公元前196年的埃及孟菲斯。石碑上记述了当时的国王、年仅13岁的托勒密五世继承王位的正统性,以及他的种种善行。这是大英的镇馆之宝,常年被包围得水泄不通。


这块石碑上的内容使用了三种文字互相对照,从上到下依次是埃及象形文字(又称圣书体,代表献给神明的文字)、埃及草书(又称埃及通俗体,是当时埃及平民使用的文字)和古希腊文。


4、埃及人像(公元前2000年—1000年左右)


埃及人像,通常选择坚硬的是石材。造型不论是坐着还是站着,一定都是笔直、端正,眼睛平视前方,追求一种庄严、端正、永恒静止之美。



5、埃及 石棺画


埃及的美术风格,线条精准、轮廓清晰、讲求秩序和高度几何化。埃及人喜欢用把绘画内容归纳成几何形符号,有条不紊、清清楚楚地安置在画面中。即使画面中的元素很多,视觉上也不会有眼花缭乱的感觉。



6、埃及 木乃伊


大英博物馆里的木乃伊展厅常年人气最旺。木乃伊的英文单词“mummy”来源于拉丁文中的沥青,因为考古学家一度以为古埃及人制作木乃伊时要使用沥青来防腐。制作过程好像灰常之让人吃不下饭……从美学的角度,我们可以在木乃伊身上看到埃及这个门派一眼就能辨识出来的装饰风格。



亚述:军事帝国的战争美学


与古巴比伦齐名的亚述文明,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地理位置大约在现在伊拉克、叙利亚、约旦一带。亚述帝国是世界史上第一个可以称得起“军事帝国”的国家,每一代君王几乎都是在不断扩张征伐中度过。


7、巨型牛身人面带翼石像


亚述王国在漫长的岁月中都被泥沙湮没。直到19世纪,伊拉克沦为英国的保护地后,英国领事Austen-Henry Layard等人根据《》的记载挖掘了尼尼微的亚述王宫,尼姆鲁德亚述古城,亚述文明的辉煌才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些巨大的石像,都是位于亚述古城城门的、保护国王和王宫的神灵。那时的工匠艺人还没掌握曲腿和镂空雕刻技术,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雕像一共有五条腿。这是为了从侧面看也是四条腿。



8、亚述浮雕


在大英博物馆里最精品的亚述文明藏品莫过于布满整个长廊的亚述浮雕。这些浮雕描述了军事帝国的日常,很多战争场面,非常有力量感。



《猎狮图》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没办法,大英藏品基数大、规格高,镇馆之宝是真多啊),这组浮雕描绘亚述帝国最后一个伟大的国王巴尼拔猎杀狮子的场景。描绘得逼真、细腻,果然是好斗、冷血的战争民族。



希腊:原来肉体那么美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一提到希腊就会涌起一种家园之感。英国诗人雪莱干脆认为自己就是希腊人。在美术方面,留存至今我们还能看到的希腊杰作,主要都是围绕着“肉体”这个永恒主题。也许是因为天气很热,希腊人本来就穿得少,还经常在户外锻炼比赛。由于运动,改变人们的观念,不以露体为耻,反以健美身体为光荣。所以我们看到这些肉体虽然很多都一丝不挂,但他们是那么的自信、坦荡、从容、淡定,真是一点都不污。


9、希腊人像


看着上面这尊雕塑,我们来梳理一下希腊人像哪些特点:


1、材质。古埃及人像都是坚硬的花岗岩、石灰石,糙老爷们气质,而希腊人像采用干净柔和的白色大理石,一下子就有了细腻精致的感觉;


2、大小。古埃及的人像一般都是大、黑、粗,身高十米起,而希腊人像趋近于真人身高、真人比例,给观赏者亲切的感觉,仿佛在观看我们自身;仔细观察,希腊人像的男人都很健美,六块腹肌、马甲线统统在线,而女人则稍微有点肉感,腹部腰部赘肉明显,搁在现代差不多属于天天嚷嚷着减肥的微胖型。


3、POSE。希腊人像不再单调地保持端正的坐姿和站姿,他们的pose多极了:走路、弹琴、系鞋带、扔铁饼、掷长矛、驾马车……还有上图这种什么也不干,纯凹造型的;


4、亦神亦人。这些人像是谁?也许是永恒不朽的神,也很有可能是人。他们完美的身体是值得赞美歌颂的。就这样一个坦诚的肉体,什么富贵贫穷、善良邪恶、高贵低卑统统都无关紧要,只有美只最重要的,最值得赞美的。原来希腊人是“颜控”的鼻祖!


10、希腊 埃尔金大理石雕塑(18号展厅)


希腊艺术黄金时代的巅峰,常常以雅典的帕特农神殿的建造为代表,建筑上曾经最精美的雕塑,也从古典时期的崇高庄严,转而追求更多样的表现。这些雕塑如今只有在大英博物馆和卢浮宫才看得到。


图/shutterstock/anyaivanova


监制帕特农神殿雕刻的艺术家是菲底亚斯(Phidias) 。这些雕塑原来镶饰在建筑的内壁或山墙上。18世纪前后,西欧人热爱希腊艺术,许多最好的雕刻都被抢走,现在集中在英国、法国的博物馆中。1931年,艺术品商约瑟夫·杜维恩爵士(Sir Joseph Duveen)捐资修建了BM的“杜维恩展厅”(18号展厅),这成为“埃尔金的大理石”的专门展厅。



罗马:求真务实和不可一世的共同体


如今我们能欣赏到的罗马艺术的成就,主要集中在相对便于保存的雕塑和建筑方面。如果要用两个关键词来高度概括罗马美学的特点,可能就是“写实”和“炫耀”。


11、罗马雕塑(BM 23展厅)


罗马的雕刻艺术区别希腊风格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希腊雕像倾向于“理想化”的表现,呈现出男人健美、女人婀娜的美图后效果;而罗马雕像则追求“真实“,眼袋、赘肉、短腿、秃头……统统如实展现。简单来说,看上去浪漫唯美的多半是希腊风,无滤镜无PS的多半是罗马风。



下图是希腊风还是罗马风?……看皱纹就知道


12、罗马 波特兰花瓶(BM 70展厅)


罗马工艺美术的最高成就主要体现在银器、玻璃和青铜工艺方面。这个不起眼的花瓶在70号展厅,BM十大必看的名单上都有它哦。波特兰花瓶。它的牛X之处在于你能想象在两千年前就能制造出如此精美的宝石玻璃器皿吗?被认为是罗马时代留存下来最好的玻璃器皿之一。


1845年,一名喝醉酒的青年闯入博物馆,他拿起花瓶旁边的另一件文物,将花瓶的玻璃外罩和花瓶一并打碎。这个家伙音以“打碎玻璃外罩”的名义被判监禁,因为当时的英国法律并不对破坏价值不菲的艺术品的行为定罪。花瓶虽然后来被修复了,但仔细看还是有裂缝。



 国家画廊部分 

↓↓↓


中世纪:艺术服务于宗教狂热


13、威尔顿双联画 1395年 (53 展厅)


下面这幅《威尔顿双联画》(Wilton diptych)是官网推荐的30幅必看之一。左右两块木板可以折叠,保护内部不受磨碎。



文艺复兴早期:觉醒吧人类


14、乌切诺《圣罗马诺战役》1438年(54展厅)


在中世纪,人在神的面前只是被审判、被拯救的被动角色。文艺复兴运动,人觉醒了,人意识到自己的重要和能力。这幅画最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是,乌切诺以城邦之间的战争为主题,打破宗教题材的千年来的禁锢,把目光投向人间,围绕着现实、历史和人来进行创作了。



15、弗朗切斯卡 《基督受洗图》1450年(54展厅)


意大利的作品,又得回到54展厅。这幅《基督受洗图》(Battesimo di Cristo)吧,国家画廊官网推荐的30幅之一题材还是宗教的,是说约翰用河水为施洗,正在此时天空飞来一只鸽子,那是上帝显灵。



文艺复兴全盛期:大师巨匠名作横空出世


意大利文中的“1400”(Quattrocento),是指进入1400年之后的一百年间,人文、科学和艺术全面兴盛的现象。这一百年,产生了堪称伟大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能在这个拥有惊人创作力的时代留下名字的,比如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都是名副其实的“大师”“巨匠”。然而拉开文艺复兴全盛时期序幕的,你需要知道“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这个名字。


下面的这两幅波提切利的作品《维纳斯诞生》和《春》,是公认的文艺复兴的灵魂和颂歌。这两幅画作都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乌菲齐美术馆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



波提切利是当时佛罗伦萨最有财力又热衷于赞助艺术家的美第奇家族大BOSS罗伦佐·美第奇最喜爱的画家。正是有这样富可敌国、思想开明、给予艺术家自由的赞助商们,佛罗伦萨才一下子成为了文艺复兴的前沿阵地。


 16、波提切利《维纳斯和战神》1485年(58展厅)


这幅画是波提切利神话主题的作品中,唯一没有收藏于意大利的作品,主题轻松诙谐、色泽鲜明和谐,人物形态完美,是他最优美的作品之一。


根据希腊神话记载,当美神维纳斯来到奥林匹斯山时,男神们都被她的美貌惊呆了,无一例外地爱上她。宙斯作为“神界泰迪”当然也对维纳斯垂涎欲滴,可是被女神无情拒绝了。很不爽的宙斯就恶作剧地把维纳斯许配给了颜值为负数的工匠神郝淮斯托斯……从此开启了一部“希腊潘金莲“艳遇史,战神马尔斯只是她众多情人之一。



这幅画英勇的战神在与维纳斯翻云覆雨后睡死过去,任由四个半人半兽的小家伙在旁边折腾,即使对着他耳朵吹螺也吵不醒他。维纳斯静静的坐在一旁看着情人尽兴之后的憨态。总结这幅画的中心思想可能就是爱情征服战争吧。

17、达芬奇《岩间圣母》1506年(57展厅)


达芬奇一共画了两幅岩间圣母,第一幅在卢浮宫、第二幅就在这里,充分反映了达芬奇晦涩、神秘和充满暗示的绘画风格。


这幅画的主题是小施洗者约翰在圣母玛利亚与天使面前参拜基督。达芬奇将他们安顿在幽美神秘的岩石风景间,圣母、孩子和天使直接坐在山岩地上,渐浓渐淡的轻烟薄雾呈现出无尽的朦胧画意,整个景象如幽远的梦境,充满了诗一样的温情,祥和典雅。




18、拉斐尔《粉红色的圣母》1506年(60展厅)


又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拉斐尔,就是这个目光如水,略带忧愁的青年。可惜天妒英才,他在37岁就英年早夭。脾气火爆的米开朗基罗反而活到了87岁。



国家画廊这幅《the madonna of the pinks》和达芬奇笔下的圣母深邃、神秘不同,有一种世俗人性的温暖甜美、柔和、静谧、给人视觉上的美的享受。其实说她是圣母可以,说她是一个脸上泛着幸福光晕的平凡母亲也未尝不可?



威尼斯画派:俗世浮华之美


威尼斯画派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出现的画派,给它打几个标签:浮华、艳丽、世俗。


19、贝里尼《列奥纳多·洛雷丹总督肖像》1501年(62展厅)


贝里尼(Giovanni Bellini )是威尼斯画派的创立人,并使威尼斯成为文艺复兴后期的中心。这是他为刚刚升为总督的贵族画的肖像,连脸部皱纹和衣饰都刻画的细致入微。



20、提香 《酒神和亚里亚得妮》1520年(10展厅)


威尼斯画派第二代人物提香,被称为色彩大师,甚至西方油画之父。他最拿手的就是把神话里的女神画成充满欲望的俗世女子。


这幅画描述克里特岛公主亚里亚得妮被恋人抛弃后……酒神巴卡斯和一起狂欢的随从经过,然后就对公主一见钟情坠入情网了,他双唇半开、忘情地注视新的恋人。为了对公主表忠心,酒神把她的头冠抛向天空变成星座,保证亚里亚得妮永生。



21、丁托列托 《银河的起源》1575年(6展厅)


丁托列托(Jacopo Tintoretto)是威尼斯画派第三代代表人物,提香的大弟子。他继承和发扬了老师精湛的女体描绘水平,而且更加色彩华丽、充满感官刺激。他的代表作是捉奸主题的《战神和维纳斯》。而在国家画廊里,我们能看到的是《the origin of the milky way》翻译成中文是《银河的起源》。


它取材于罗马神话。据神话所说,主神朱庇特把他在人间的私生子接到天上,然后派一个女仆将孩子送给他天上的妻子女神朱诺,让孩子能吸到朱诺的奶,就可以使孩子获得永生。画家在画中所表现的是那个飞翔着的女仆正把孩子突然送到朱诺身边的那一刻。由于朱诺毫无准备,不禁有点张惶失措,她慌忙地躲闪。身体似乎失去了平衡,这时,朱诺的奶汁飞溅,于是形成今天的银河,所以在英语中银河被称为“Milky Way”。 



北方文艺复兴:照相机般神还原


意大利以北区域的文艺复兴,不同于意大利的浪漫华丽,可以打上“理性、写实、严谨“等标签。


22、凡·爱克 《阿诺芬尼的婚礼》1434年(56展厅)


美剧《绝望主妇》片头第一个弹出来的镜头就是这对看上去未婚先孕的couple,终于在国家画廊看到真身了。

凡·艾克(Jan van Eyck)是意大利以北地区的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这个时期能在西方艺术史上留下大名的艺术家,除了有高水平的作品,大多都有开创性的贡献。


23、小霍尔拜因《大使》1533年(4 展厅)


北方画派代表人物,德国小霍尔拜因的《法国公使双人像》,一般称作《大使》。咋看上去,不就是两个裹着貂儿的土豪嘛?其实这画在业界可重磅了。许多艺术家和艺术史研究者都把这幅画看作是欧洲文艺复兴永恒的形象。


这幅画牛在哪里?好多学者写一本论文都说不完。简而言之就是:这幅画精湛的还原现实和画面中物件的安排(地球仪、匕首、骷髅、书本、各种工具、乐器和仪器……都hin有深意),代表了理性精神的写实传统达到巅峰。就连地毯花纹都是由寓意的:这是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地板图案,象征着这两位大使是来到英国谈判。不信你搜一搜威廉王子大婚时的照片,地板就是这样子滴。


巴洛克:激情、华丽、热烈、张扬


有人曾经将文艺复兴时期与巴洛克时期的美学放在一起:“如果把文艺复兴的美学观比做浑圆的珍珠,而巴罗克的美学观则是形状不整的珍珠,它是宁可打破形式上的均整也要着重于表现强度的一种形式”。来一起欣赏国家画廊里收藏的巴洛克时期最杰出的、最具代表性的5位绘画大师的作品吧。


24、卡拉瓦乔《埃莫的晚餐》1601年(32展厅)


卡拉瓦乔,他用兼具近乎物理上精确的观察和生动甚至充满戏剧性的明暗对照画法,开启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巴洛克戏剧画风,被誉为“巴洛克之父”。然而他最擅长的并不是画画,而是吃喝piao赌、逞凶斗狠、惹是生非,最后犯了杀人罪,在逃亡图中客死异乡。


《埃莫的晚餐》(The Supper at Emmaus)讲述的是遇难后在人间显形的故事。当时两个使徒与坐在一个桌子上吃晚餐,却没认出来。拿起面包,先是祈祷,而后掰开递给两位使徒。两位使徒与的眼神对视时,认出了。随后,离开了他们的视线并消失。


所以,除了这种强烈明暗对比的画法,你get到这幅画的深刻的含义了吗?



25、鲁本斯《参孙和黛莉拉》1609年(29展厅)


和卡拉瓦乔悲剧的性格和命运完全不同,比利时的鲁本斯事业成功、高产高寿、迎娶白富美,所以他的字典里完全没有“悲剧”“沉重”“阴暗”“沉重”这些字眼,他去意大利留学多年威尼斯画派的色彩、光线和松快自由的表现手法,用华美、温暖、生气勃勃的笔触把巴洛克风格发挥到极致。


国家画廊里这幅《参孙和黛莉拉》(Samson and Delilah)主题简而言之就是“爱的背叛”。这取材自旧约中的一个故事。


Samson是神力无比的勇士,他的敌人用了美女Delilah去诱惑他。Samson果然爱上了Delilah,而且在缠绵的时候透露了自己的神力来源自上帝赐予他的一缕头发。鲁本斯的画作描绘的是当Samson在Delilah怀中酣然沉睡时,他的敌人正在剪下他的有魔法的头发,而门外是等待着抓捕他的士兵……



26、 委拉斯盖兹《镜前的维纳斯》1647年(30展厅)


巴洛克时期,西班牙一跃成为海上霸主,王权扩张到达顶峰。这种时期往往是宫廷画家得势的大好时机。迪亚哥·委拉斯盖兹(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y Velázquez)就是西班牙宫廷贵族跟前的大红人,因为他画的肖像人像,不仅传神逼真,而且能被他修饰出尊贵非凡的气质。


你一定很眼熟下面这幅《宫娥》,不仅是他的代表作,也是西方美术史上的不朽之作(收藏于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出现在画面中的画家就是他自己,他已经意识到在创作的世界里自己才是真正的君主。



国家画廊这幅《镜前的维纳斯》(The Toilet of Venus)是宗教严厉的17世纪西班牙极其少有的几幅画像之一。画中人物是爱神维纳斯和小爱神丘比特。即使美神是背对观众,但她充满美感的婀娜曲线流露出不失生命欲望的青春涌动,把世俗之美寄托在神话故事里。哈哈哈当然如果要不是借着神话之名就画果女,那就是画家想要搞事情啊。



27、伦勃朗《34岁自画像》1640年(24展厅)


巴洛克时期荷兰的伦勃朗堪称“光影大师“,他把卡拉瓦乔式的明暗对比画法加以发展,利用光线来塑造形体和突出重点,画面层次丰富并富有戏剧性。勃朗的绘画色彩深沉、厚重,富于情感,在深棕色的基调中谨慎使用有限的亮色。


可惜伦勃朗没有鲁本斯和委拉斯盖兹那么好命。他15岁学画;26对成名,33岁到达人生巅峰,然而他36岁夫人去世;52岁破产;62岁儿子去世,63岁在悽惨中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一生画了100多幅自画像就如同一部图画般的自传。


国家画廊的这幅伦勃朗的自画像显然是在他事业达到巅峰,命运出现转折之前。不仅服饰华美,而且眼神里也透露出一种从容、淡定与自信。


注:9月3日前国家博物馆还有“伦勃朗和他的时代:美国莱顿收藏馆藏品展


28、维米尔《站在键琴旁的年轻女子》1670年(25展厅)


维米尔,与梵高、伦勃朗合称为荷兰三大画家。和伦勃朗的作品阳刚、沉重不同,维米尔的作品温和、静谧。《站在键琴旁的年轻女子》整个画面温馨、舒适、宁静,给人以庄重的感受,充分表现出了市民那种对洁净环境和优雅舒适的气氛的喜好。



他现存作品不多,主题大多是女性, 在读书的女人、在缝纫的女人、在读信的女人……下面这位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很眼熟吧。



是不是觉得信息量有点大?

还有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

等许多经典艺术品@蓝衣葱葱 都一一解读了

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


也欢迎分享给爱逛博物馆的朋友们喔~


近期热文,点击即可阅读。


港澳过境机票怎么买?| 5分钟教你修图 | 1500只野生皮卡丘出没 | 荷兰诡异的时装秀 |  为什么有人沉迷于抓娃娃机?需要提前一年预约的0星酒店 |  潮品choker的黑历史狮子座在旅行中真的像贺涵吗?蓝色百事可乐刷爆朋友圈?意大利人的老干妈 | 以假乱真的杂货铺 | 


回复“目录+以下关键词”,如:【目录 美国】,收看往期内容。


亚洲 | 欧洲 | 南美洲 | 北美洲 | 非洲 | 大洋洲 | 南极 | 香港 | 台湾 | 日本 | 韩国 | 泰国 | 斯里兰卡 | 澳大利亚 | 新西兰 | 土耳其 | 意大利 | 法国 | 德国 | 英国 | 西班牙 | 美国  | 加拿大 | 海岛 | 户外 | 自驾 | 火车邮轮 | 购物 | 美食 | 酒店 | 摄影 | 签证 | 技巧 | 旅人 | 盘点 | 谈资 | 话题

本文为穷游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如需转载,可在菜单栏“号内搜索-如何转载”查看规则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传记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