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价格排行 >姚言:2016年钟叔河先生开始写自传了吗

姚言:2016年钟叔河先生开始写自传了吗

2023-05-10 14:56:27

钟老说,2016年,他就要开始写自传了。

 

现在,已是2016年阳春三月,新芽蓬发,嫩叶展枝,长沙念楼的钟老,是否已经在客厅大书桌台灯下,挥毫疾书了呢?

 

想钟老了。面前摆着一本绿封面的《书人依旧》,书名钟老题写。他曾对我说,给你写的比我自己的好(去年秋天,他的作品《千秋鉴借吾妻镜》在海琢出版社重新修订出版,书名便是他自己题写)。我颇自得。当时书还没出,带了两页出版社发过来的书封皮,请钟老过目并签名。钟老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还仔细盖了印章。一旁正好站着海豚社的朱利立,我们哥俩好,见面分一半。一人一张存留。 

 


钟老为我题写的书名,比他自己的写得更好

 

现在书出了,书名页上,书名题写印着“钟叔河”。可惜不够突出。我有点难过,觉得对不住他。我的第二本书《书人小记》中,有一篇是《2014年在深圳与钟叔河先生聊天》:“钟老一口长沙普通话,我认真地听,大概能听懂八九成。看着他的眼睛,神情诚挚。我突然想起2009年去世的父亲,他健在的话,今年也有76岁,比钟老小7岁。父亲生前看我的眼神,跟眼前的钟老,非常的相似。”这些年来,钟老从写作上对我的鼓励,从行动上给予的支持,我内心底里有着深深的敬重与感恩。

 

也就是那一年,钟老到深圳外孙女家过年,我们约好,冬天生日时赴长沙为其祝寿。20151121日,钟老84岁生日,我和大侠坐早班高铁到长沙,与一众好友在著名的读书会长沙“熬吧”见证了钟老与朱正先生的生日会,兑现承诺,了却心愿。
 


钟老朱正老一辈子风雨兼程携手共进

 

说来神奇,钟老与朱正,同年同月出生,朱正比钟老大三天。这两位老先生,人生际遇不同,在人生转弯处却多有交集:解放初期两人同时考入“新干班”,又先后都到《新湖南报》工作。1957年,反右运动起,钟老凭“自由、,与朱正、,被打成右派。1970年,,,判刑十年,朱正也没逃厄运,。1971年夏天,同是40,还曾叫湖南省第三劳动管教队)关押。钟老10年刑中被关了8年。朱正判了3年,关了2年多。1979年,钟老48岁,出狱后进入出版社,他时不我待,先后浏览过三百多种晚清人物考察西方的记述,开始出版“走向世界”丛书,第一种《环游地球新录》于19808月出版,第一辑三十五种1986年出齐,八百万字,总印数逾七十万册。钟老后来说,丛书中的主要观念,,“为什么中国会出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脱离了世界文明的轨道,走到另外一条路上了”。

 

50岁时,钟老写给朱正五言律诗,以证患难之交:同届知天命,相从三十年。论交吾与汝,知味米和盐。监房分饼宴,报社卖文钱。却忆青春事,华发两萧然。
 

老哥俩,八十岁生日,一起渡过的。2013年,他俩一起重返当年的劳改旧地如今的新茶园,钟老题写“洣水茶香,世间情重”,朱正则题:“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与叔河兄同游旧地,录东坡诗句留念。”



生日会成了出版界一件盛事

 

如今,84岁,又相聚到一起。那天长沙天阴,降温,风大,路人瑟瑟。熬吧里人挤人,暖意融融。我也分到一块生日蛋糕,吃得精光。朱老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钟老初版的《千秋鉴借吾妻镜》,是他1986年在湖南人民出版社当责任编辑为其出版的,为骆驼丛书中的一种,收录的是钟老为《走向世界丛书》所收书籍所写的导读序言结集……

 


初版《千秋鉴借吾妻镜》,朱正先生任责任编辑

 

如今《千秋鉴借吾妻镜》在海豚出版社换新颜,老当益壮,重新出发。说来真要感谢俞晓群社长独具慧眼,他早在2011年,钟老、朱正老、沈昌文沈公三位先生80高龄之时,由“海豚文存”第一辑推出了“三老集”,沈昌文《八十溯往》、钟叔河《记得青山那一边》、朱正《序和跋》。俞社说,此时出版三位先生的小集,作为向三位出版前辈的致敬之意。此后,坊间便有了“中国出版界三老”之称,三老中,长沙居二老。他们是长沙当之无愧的文化名片。

 


海豚新品,在钟老生日会上隆重发布

 

因了《千秋鉴借吾妻镜》新书发布,俞社便攒了钟老祝寿的局。出版界来者甚多,都是钟老的铁杆粉丝和后辈学生。来长沙,当然要到念楼拜访,《念楼集》、《念楼学短》都是从那里写出来的。岳麓书社的杨云辉老师带路,进得电梯,大侠故意考我,知道钟老住几楼吗?我一时卡壳,云辉兄笑了。当然,二十楼!念楼念楼,就是二十楼嘛。俺铿铿道,这个要是答不出来真不合格了。

 


著名“念楼”,多少学子为一睹风采前来

 

家门口,挂着一块竖写斋名“念楼”,集知堂先生字。进到客厅,当中一张大台球桌,披着绿毯子。靠窗处,一张枣红色大书桌,桌前的钟老高兴地站起来欢迎。我这个访客是第一次登门呵。里外转转,心里不免有点伤感,这就是朱纯阿姨离世前十天写的《老头挪书房》:“……老头和我商量,要把客厅改成书房,我嘴上没反对,心里却想,‘你都七十多岁了,还劳神费力做什么啰。’但转念一想,他的父亲活到九十岁,母亲也八十多,肯定还活得几年十几年,便同意了。”

 


台球桌,,牢不可撼

 

客厅就这么的改成了书房,于2006年完成,约30平米见方。的确是够大的。台球桌本想让钟老锻炼身体,现在却成了放东西的摆设。我记得朱纯阿姨去世后,钟老曾在书桌上自制一个纸盒子,侧壁一角穿了根细铅丝,弯成圆环,正好固定一支短铅笔,旁边挨着血压计和小本子,每天自己量3次血压。如今似乎也没有了影子。“午睡后,医生要我吸吸氧,精神好些。”一般他上午接待来访客人,中午休息一下,下午开始看信回信或是读书。每天作息如此,基本不下楼。他曾对谭伯牛说,生命在于静止。这次也对我说了同样的话,还是一意孤行。

 


整齐有序的书架,见证钟老的出版生涯

 

我四下走动拍照,察看钟老的书架,闯入钟老的卧室,他的床也就一米见宽,床上方挂着一幅相片,朱纯阿姨!家里还有一个保姆,在厨房正用高压锅炖着鸡汤,蒸气吱吱响,满屋飘香。正是中午饭点时分,我们要到外边吃饭,饭后便是钟老的活动。钟老与小女婿薄先生商量了几句,末了说,小姚来了,中午就一起吃个饭。他开始张罗着戴上小红呢帽子,穿上厚外套,走到门边换外出的鞋,又想起忘戴围脖了,折回房间取了去。84岁的人,一点不含糊。
 


钟老的卧房,床上方悬挂朱纯阿姨相片

 

我和钟老同坐一辆车,先到目的地,是一家苗族菜馆,门面很大,生意极火,海豚社做东,订的大包间在四楼,需要爬楼梯。于是,我搀扶着他,一步步往上走。楼梯有点陡,还有点长,说话间我都有点气喘吁吁。一鼓作气,我们登到三楼,这时候,我看到钟老的腿有点抬不动,赶紧让服务员搬来椅子。钟老坐下喘着气,薄先生也赶到了。对于平时不下楼的他,这三层楼梯确实太考验意志力了。歇了半晌,要登最后一层,钟老指着小女婿说,有他就行了,你在我反而不自然。哈哈,敢情这三层楼一个劲地走上来,是钟老爱面子不肯服输呢。

 


请钟老在《书人依旧》书封上签名钤印

 

那天,大家聊了很多,关于出版关于书。钟老居主位,众人频频上前敬酒祝寿。钟老突然对我说,姜威的那个联,上联是辛稼轩的“更能消几番风雨”,下联是姜白石的“最可惜一片江山”。我先一头雾水,后猛然醒悟。一个多月前,我曾在公众号“姚言书事”中发了怀念姜威一文,图拍了姜威墓碑,刻着是他所喜欢的张中行先生写给钟老的一副对联。文中写道,“钟老爷子集梁任公联,侯军大哥的字,刚劲有力”。后看《书屋》原编辑王平老师写的文章,才知道,“钟老曾截取了梁任公集的一副对联之半,请张中行写。张问什么语句,钟老说都出于宋词,上联是辛稼轩的‘更能消几番风雨’,下联是姜白石的‘最可惜一片江山’。张先生欣然应诺,随即便将对联写好,在北京装裱后装盒寄给了钟老,可能是为了节省字数吧,上款写成‘钟叔河先生集稼轩白石句为楹帖属书’,将梁任公略去了,这却令钟老总感到有些不妥。”我这倒好,完全简称为钟老集梁任公联,直接把稼轩白石干掉了。怪不得钟老有意提起。不过,他这么一说,我又豁然开朗,尽管不下楼,钟老却耳聪目明,网络上的任何动向,都了然于胸。耳目都有谁呢?

 


生日会后,钟老在熬吧制茶

 

“我还不晓得能活多久,人过了85岁,随时都有可能死,机器已经老化了,这也是常识。”钟老说他并不怕死,“周作人曾引用一位英国老太太一句话,讲得很好,‘我不害怕死,但我害怕坏的生’。”过了84岁生日的钟老,自认为又长了一岁。他想开始动手写自己的传记了,这是多么令人期待的事呵!

 


欢迎关注姚峥华公众号“姚言书事”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传记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