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著名传记 >坚持读书之No.3——《杰克·韦尔奇自传》

坚持读书之No.3——《杰克·韦尔奇自传》

2023-05-10 14:56:27

书名:杰克·韦尔奇自传

作者:【美】杰克·韦尔奇    约翰·拜恩

字数:385000

推荐指数:☆☆☆☆


这原是一本凑单的书,从网上推荐的经济管理必读之类的书单里挑了一本,凑满某购物网的满两百减一百活动。


其实我对这类的书并不太感兴趣。作为一个文艺气息有点太浓的人,我觉得一个大公司CEO的生活,可能并不比一个走街串巷卖糖葫芦的小贩更有趣。但是,鉴于我曾经看见过许多沿街叫卖的小贩,却从来没见过一个跨国公司的CEO。而且,作为一名在国有企业中挣扎着、困惑着、希望着的小职员,即便仅仅出于提升工作能力的角度,了解一下这位被《财富》杂质评为世纪经理人的通用电气前董事长兼CEO,也不无必要。

杰克·韦尔奇其人(中)


出乎意料,虽然称为自传,这却并不是一个行将就木的成功人士夸耀自己辉煌人生的唠叨故事。自豪和骄傲洋溢在字里行间,那是关于每一个让企业进步的理念,让效率提升的思想,让理论转化为现实的行动。


这本书夸耀的是一个企业,一个30年间市值从130亿美元增长到超过4000亿美元的企业。这个企业拥有超过三十万员工,却始终保持着小型企业的灵活高效;它的产品和服务涉及从灯泡到核反应堆,从塑料制品到飞机引擎,从电视广播到金融服务等各行各业,却能在它所涉及到的每一个领域保持数一数二地位……


相比之下,我们所在的这个组织,似乎和韦尔奇先生描述的企业,并不是同一种类的事物。虽然形式相似,组织雷同,但是追求的目的,秉承的理念,散发的味道,却是截然不同。这是一个小公司,却被不加区别地套上大集团的管理程序,如同一条配上了沉重马鞍的猎狗;在这里,效益似乎并不是企业的追求的目的,指标才是;在这里,老板炒不掉表现最差的20%,员工们则更不在乎公司的业绩表现。所有人都背负着沉重的制度枷锁,所有的激励不过每个月准时到账的微薄工资。(但也正因为此,我们企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空间还很大。改革能否深入?如何深入?是下一个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


在这本自传里,韦尔奇先生讲到了公司管理的方方面面。但他反复强调,也是最煞费苦心去经营的,是人力资源的管理:每一天,每一年,我总觉得花在人身上的时间并不够。对我来说,人就是一切。


他把人,看做是GE的核心竞争力。他把GE的成功归因于优秀的人才,而非宏达的计划。书中最常见的某种句式可能就是:我们因为A提出的某个理念,而采取了行动。然后我们找到了B去实施,实现了某一项巨大的突破。


理念可以来自任何地方,优秀的、值得信任的人才却需要CEO自己去寻找。


此外,书中触动我的,还有另外一件可能和本书主题无关的轶事:


尔奇先生热爱高尔夫球,并在球场上结识了许多有趣的朋友。在某一场比赛中,他和比尔·盖茨一组,对抗沃伦·巴菲特和另外一位朋友。

当比赛刚打到第一洞结束时,巴菲特将球轻推入洞,正好是标准杆。

噢,比尔·盖茨这是说,比赛结束了!

这是怎么回事?韦尔奇先生不解地问道。

比尔·盖茨解释说,他和巴菲特打了一个赌,第一个打了标准杆的赢得1美元。如果他们打到第9洞还没有一个标准杆,那么杆数低的那个赢。


瞧,这两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在一起比赛,而赌注却只有1美元。


或许在这些最优秀的人眼里,财富本身并不重要,财富只是他们更深层次追求的附属产物。一美元也好,一百万也罢,都只是一个象征。输也好,赢也罢,都如过眼云烟,只在谈笑之间。


无论是CEO,还是沿街叫卖的小商贩;无论是高尔夫球,还是你所热爱的广场舞——所有的形式都不重要,只要你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生活,只要你能在自己的每一次努力中,找到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这才是世界上最值得追求的目标。


最后,我想到了乔帮主的一段名言:

当我十七岁的时候,我读到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的话,那么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是正确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开始,过了33年,我在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生命里的最后一天,你会不会去完成这些你今天要做的事情呢?”

当答案连续很多天是“NO”的时候,我知道自己需要改变了。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传记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