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著名传记 >你做个正常人不是很好吗?

你做个正常人不是很好吗?

2023-05-10 14:56:27


什么样的生活是幸福的?

我很认同知乎上的一个高赞回答:不用违心地活着。


但是,保有自我是一件奢侈的事,当内心的意愿与好友、父母以及那些人之常情格格不入时,我们该如何选择?


1950年,马尔克斯23岁的时候,和妈妈一起去卖房子。路上,妈妈软硬兼施地发起了攻势:希望他放弃写作,重返学校。


但马尔克斯说:这辈子我只想当作家,也一定能当上,要么写,要么死。


后来,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对于马尔克斯来说,写作似乎是一件命定的事情,所以他宁可放弃眼前的安稳,转而踏上一条不被看好的路,即使风雨未卜。


这让我想起了当今英国最独特的作家,珍妮特·温特森。


和马尔克斯一样,她的写作也充满灵气,既深情又自由,而且在面对质疑时,能够坚定自己的选择,对她而言,生命不只是一支从子宫飞往坟墓的时间之箭,照自己的意愿活得头破血流,也好过听从别人的安排。


但与马尔克斯不同的是,对于温特森而言,写作更像是一处身心的避难所,她必须置身其中,以保安全。


这一切还要从头说起。



我从没问过母亲,她是否爱我


在一次采访时,海明威被问到:如何成为一位作家?


他回答:有一个不幸的童年。


对于珍妮特·温特森来说,这无疑为她的人生做出了最好的注脚。


五六个月大的时候,还在孤儿院的温特森被养父母带回家,从此开始了倔强孤单的童年。


养母温太太是一个对生活不报有任何希冀的人,整夜不睡,终日抑郁。她眼中认定的人生就如同她本人,冰冷残酷,而宇宙,对她而言则像一个浩瀚的垃圾桶,脏乱破败。


有一次,一个女人来到家里,温特森偷偷看到了她和温太太的激烈争吵,之后女人离开,“砰”的一声,大门紧闭。


“那是我妈妈吗?”

温特森太太打了我,那一下击垮了我。


温太太什么都没说,但温特森什么都明白了:关于亲生家庭,不许问,也不许想。


童年时期的珍妮特·温特森(图片来自网络)


自从知道自己是养女以来,温特森一直渴望见到真正的母亲,她很想当面问一问,为何自己被抛弃,她想要对方亲口说,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然而这一击,击碎了她所有对家的幻想与憧憬。


接着,小小年纪的她,开始自己编故事。


温太太控制欲极强,稍有不慎,温特森就会被锁在门外,或者关进地下煤库。久而久之,她想到了一个应对寒冷黑暗的最佳方式。


被锁在门外或另一个常被关的地方——煤库时,我就编故事,以便忘却寒冷和黑暗。我明白这些都只是生存的方法,但或许拒绝屈服,任何形式的拒绝,都能让足够的光与空气透进来,使我继续相信这个世界——逃离的梦想。


我最喜欢讲深埋的宝藏、迷路的小孩和被禁锢公主的那些故事。寻获宝藏、小孩回家、公主解放,让我看到了希望。


尼采曾说:与怪物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怪物,当你远远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恐慌的、被遗弃的心情,几乎占据了温特森的整个童年,但也令她的心慢慢坚硬起来。


读她的自传《我要快乐,不必正常》,可以直接感受到小温特森倔强乖张的性格。如果被整夜锁在门外,她会把送奶工送来的两瓶牛奶喝光,留下空瓶惹怒温太太,之后潇洒地上学。


在学校,她听不懂课就径自离开教室,如果老师试图把她拉回去,她就张口咬老师,男生女生都打过,。


如果有人想和她做朋友,她则先表示友好,然后再亲自破坏这段感情,冷眼旁观对方的难过,洋洋自得于掌控了一切。


但是,这一切都不过是温特森故作强硬的伪装,她伪装成施暴者,她不相信会有人爱原本的自己。


“家”,不一定是个可以放松的地方,而很多人对于“母亲”这个角色,也充满了复杂的心绪。在电影《喜福会》中,这种复杂通过四对华裔母女互相依恋又互相离弃的故事,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中,林多和薇莉这对母女令人印象最深。


1993年上映的电影《喜福会》

由美国的Hollywood Pictures出品

改编自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同名小说

(图片来自网络)


林多是一位精明的母亲,性格强硬,女儿薇莉表面雷厉风行,其实内心一直渴望得到母亲的肯定。


她知道母亲不喜欢美国男人,所以积极创造美国男友和母亲相互了解的机会,希望她能够喜欢自己选定的爱人,可母亲一直反应冷淡。结婚前夕,薇莉约母亲去做头发,二人又爆发了争吵。


林多认为,女儿要求自己去做头发,是因为她嫌弃自己,为母亲而感到羞愧。而薇莉认为,母亲对男友不置可否的态度,深深伤害了自己,母亲从来都认为自己的选择是错的。


其实,她们都深爱着对方,只是不习惯把爱说出口。


即便是与温太太一起生活的日日夜夜中,温特森也从来没有问过,她是否爱自己。“爱”在他们之间不是一个可以随便使用的字眼,尽管这对很多家庭来说再平常不过。



我想要的快乐都切实存在,只要我敢去寻找


本科的时候,老师问过我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读书?


有位女生的回答我至今记忆犹新,她说:为了逃避。


我不清楚对于她而言,一地鸡毛的现实是否太难以忍受,但我知道对于温特森而言,书是她面对艰难生活一剂解药,是安身之所。


可是她的家里只有6本书。


成年后的珍妮特·温特森(图片来自网络)


按照温太太的说法,书很麻烦,你永远不知道书里有什么,等知道的时候又晚了。对于这样的逻辑,当时的温特森还无力反驳,不过早已习惯的她,一定会找到自己的解决方法——用打工的钱买书,再把书偷偷藏在床垫下。


可是问题来了,书越买越多。疑心很重的温太太眼看着养女“步步高升”,很快便发现了真相,于是,这些书都化作了纷纷扬扬的灰烬。


温特森看着这些黑色粉末,终于意识到,外在的任何东西都可能被夺走,只有内心的东西才是安全的。


所以,不让她看书,她就自己写书。


小小年纪的温特森就是在那个时候起,认定了作家这条道路,她曾说:


我只擅长一件事:文字。我比其他人读过更多文字,多得多,我深知文字如何发生作用,正如有的男孩熟知引擎如何运作。



后来的事实证明,她真的做到了。


1985年,处女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甫一出版,便获分量极大的英国惠特布莱德小说首作大奖,赢得国际声誉,后由温特森亲自操刀,改编成BBC热门剧集,获戛纳最佳剧本等多项国际大奖,如今已成为英国中小学教师力荐书目。


温特森据其处女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改编而成的英剧(图片来自网络)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曾提出著名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理论,他认为,个体对“自己能够达成某个目标”越有自信,就越坚定自己的选择,更有勇气战胜重重困难,从而更有可能成功。


温特森显然具备这种自信,只不过这种自信的背后,还有她破釜沉舟的勇气与决绝,这都源于她极度渴望逃离的家庭。


是的,温特森一直想要离开这个“家”,不仅是因为母亲的冷漠多疑,还因为,她喜欢上了一个女生。


几天前,我一个很要好的大学同学来北京出差,毕业几年,难得相聚,我俩就天南海北地聊了起来。她说,每次来北京出差,都能看到很多妆容精致的女生,很羡慕,自己在老家稍微涂个口红,婆婆都会阻止,说她太张扬,她也不敢反抗什么,因为周围的人都是素面朝天,的确会显得她太惹眼。


那天回家之后,我不禁自问:如果是自己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处理?也就是说,当大部分人都选择A的时候,自己是否有勇气顶住周围异样的目光甚至不怀好意的窃窃私语,坚定地选择自认为正确的B。


这道题在我身上只是一个假设,在温特森那里,却是活生生的现实,她必须在女友和养母之间做出选择:


“珍妮特,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可我不知道什么为什么……我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我不能让她满意。她想要什么。为什么我不是她想要的。我想要什么,为什么想要。但有一件事我知道:“和她在一起,我很快乐。就是快乐。”


她说:“可以正常的话,你为什么要快乐呢?”




这段对话发生在温特森16岁那年,自此,她再也不奢望得到养母的理解,离开了家。起初,她睡在一辆破旧的迷你车里,之后老师发现,带她暂住在自己家中,并帮助她考入牛津大学。靠着在殡仪馆、精神病院等地打工,温特森完成了大学学业。


女友代表着发自内心真正的快乐,养母则代表着社会加诸个体之上的道德准则,也就是所谓的“正常”。温特森虽介于二者之间,但她从未犹豫。


多年以后,她在自传《我要快乐,不必正常》中说:“如果我不能也无法停驻在原地,那我将倾尽全力前行。”



爱——一切起始的地方,我们必将归来的地方


《请回答1988》里,有一段很感人的情节:


德善的家庭生活不富裕,全家人只能紧衣缩食,能省就省。由于德善比姐姐的生日只晚三天,所以父母一直在姐姐生日当天同时庆祝德善的,这样就可以只用一个蛋糕,几乎没有为德善单独庆祝过。


其实平日里,德善一直很照顾姐姐和弟弟,经常把早餐剩下的鸡蛋让给他们,但这反而让父母更加忽视了她。


所以,在这次姐姐的生日上,她终于爆发,抱怨父母从不关注自己。


三天之后,德善生日,父亲主动在半路等她回家,拿出了专门为她准备的生日蛋糕,并且表达了歉意:


爸爸妈妈对不住你。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


《请回答1988》是韩国于2015年播出的金土剧

剧中细腻温暖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观众

(图片来自网络)


谁都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谁都不是一生下来就知道如何做好女儿。今生今世,我们都是第一次。


只不过有人早早意识到,这好像是生命开的一个玩笑,也就早早地包容通透了,而有人直到很久之后才明白,曾经的自己暗自沉溺在一个巨大的误解中。


16岁的温特森因与养母发生争执,愤而离家,在那时,温特森眼里的她简直不可理喻,专横跋扈;而当52岁的温特森找到生母,历经情感和生活的波折之后,终于明白:


温太太也给了我她能给的——那是一份黑暗的礼物,但并非毫无用处。


温太太一直没有向养女表达爱意,或许是因为,领养一个生命也是她的第一次。她不知道什么是爱、如何去爱,不是“不想”,而是“没有能力”。


曾有一篇文章说,每个人都想从01,也都自认为可以从01,但对于那些处于-1的人来说,光是达到0,就已经很艰难了。


温特森太太,可能就是处于-1的人。


我一直觉得,温太太那句“可以正常的话,你为什么要快乐呢?”不仅仅是对温特森的质问,也是对她自己的一个提醒:要虔诚信仰上帝,拒绝,快乐是罪,需按部就班地生活,直至生命将尽。


也因为这样,她让温特森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远离了“爱”。


如果在你还小的时候,爱不可靠,你就会以为爱的本质——它的特征——就是不可靠。


我完全不知道可以喜欢自己的父母,也不知道父母可以爱你爱到让你做自己。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缺口,但值得庆幸的是,爱能填补这个缺口,爱能唤醒爱。


养父去世时,在外漂泊多年的温特森回家整理遗物。


她发现一个上了锁的箱子,好奇心一下子被勾连起来,好像通过这个锁眼,便能窥见家族的秘密,她迫不及待地打开。瓷器、蛋糕架、奖章、字条、盒子、盒子里的盒子、首饰、信封……直到决定自己命运的领养文件赫然出现在眼前。


她曾经的名字、所有医院和机构的名称,都被粗暴地划去了。一笔一笔,简单地抹掉了她最初的历史,她似乎瞬间又缩回那个无名婴儿,被黑暗和孤单笼罩,没有任何力量。


这令她几近崩溃,也促使她寻找自己的生母,填补生命伊始降临的空缺。而当生母真的站在面前时,温特森被她的乐观爽朗、坦率和善深深打动。她终于明白,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也终于意识到,温太太的生命不过和你我他的生命一样,也有破碎和残缺,她如此在乎温太太的一言一行,其实是因为,她一直爱着她。


她(温太太)是个如此孤独的女人。一个渴望有人懂她的孤独女人。我想,如今我真的懂她了,但为时已晚。



52岁时,温特森写下了这本自传《我要快乐,不必正常》,一举拿下《卫报》《环球邮报》年度好书、、兰姆达文学奖。

:“一本区别于传统自传的回忆之书,一本和《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一样充满力量的成长之书。”


我却觉得,这是一本伤痕累累的书,也是一本关于爱的最深刻的书。


最后,想把自传中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五十年后的今天,我已明白,寻获与丧失、遗忘与记忆、离去与归来从未停止。生命的全部即关乎再一次机会,我们有生之日,直到最后一刻,永远都有再一次的机会。



 每日赠书


● 你有对所谓的“正常”妥协过吗?

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综合留言质量和热度选出1位书友,赠送新经典好书一本

 点击图片可购买此书

《我要快乐,不必正常》

珍妮特·温特森

我自幼便学会隐蔽。藏匿我的心。掩饰我的想法。我就是没法活在一个合上盖子的浩瀚的垃圾桶里。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新经典公司所有

图片来自网络/本期编辑:夏花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传记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