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著名传记 >策展手记 | “戴泽艺术展”诞生记

策展手记 | “戴泽艺术展”诞生记

2023-05-10 14:56:27

戴泽艺术展


策展 | 手记


“戴泽艺术展”是对96岁的戴泽先生艺术的首次学术梳理和系统回顾,是国家博物馆对一位默默创作、淡泊名利的老艺术家的礼赞和致敬,整个策展团队都是带着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完成工作的。

 

从接到“戴泽艺术展”的策展任务,到展览开幕,仅有不足4个月时间……




策展短片(by书画人物志栏目


组建策展团队


戴泽先生不善言辞且年事已高,无法接受采访。为了快速熟悉材料,进入角色,我首先和戴泽先生的家属——长孙戴孟见了面。他对爷爷的艺术材料下过很深的功夫,对画作和文献都非常熟悉,本次展览后来的成功举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在材料提供方面的高度配合。戴孟选取了戴泽先生各时期的作品一千余件,集中在三个下午为我展示讲解,并出具了部分戴泽先生的日记、照片、手稿原件帮助我形象地了解他祖父的艺术和为人。


幸运的是,和戴孟聊天过程中得知我馆藏品保管一部的姜鹏几年前曾为戴先生整理过自传,积累了一些文稿。我当即邀请姜鹏加入策展团队,希望他提供文案方面的支持。同时,我也开始思考,是否可以改变以往设计人员在展览方案完全成型之后才介入展览的模式,在策展前期就让他们参与到展览中来,这样有助于他们在深入理解展览内容的基础上做出与之契合的形式设计。我把这一想法汇报后,得到了馆领导的支持,于是展览方案还是零基础的时候,一个小型的策展团队先行组建起来。空间展陈设计刘蔚娴、邓璐,灯光设计王维雍、李艳龙,加上展览文案姜鹏、戴孟及我,就是策展团队最初的人员设置。


当时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在举办李桦先生的回顾展,策展团队第一次小组会就是集体观展后,在美术馆的咖啡厅举行的。这次会上我们一起欣赏了部分戴泽先生的画作图片,使大家对先生的艺术有了大致了解,并且确定了展览的时间进度和工作分工。同时大家就策划并呈现一个有历史厚度、艺术价值、人文关怀的老艺术家个展达成了共识。说白了,我们都不满足于简单的展陈模式,希望呈现给观众一个既学术,又有温度的展览。


策展团队第一次小组会


确定展览大纲


确定了展览时间进度之后,完成展览文案变成最为紧迫的事情。在展览文案写作的最初阶段,我每天的“功课”就是反复翻看戴泽先生不同时期的作品图片,希望从中找到线索关联和策展思路。因为时间紧迫,不免内心焦虑,以致晚上梦见的都是戴先生的画作。


最先确定的点是“戴泽的朋友圈”,希望借助大家耳熟能详的知名艺术家帮忙观众在头脑中建立戴先生在近现代美术史中的位置。我将围绕“徐悲鸿的弟子,靳尚谊的老师”这一概念展开的“戴泽的朋友圈”和戴孟讨论之后得到了他的共鸣,在我的建议下,戴孟开始组织拍摄戴先生师友的记录短片,剪辑之后作为视频资料在展厅循环播放。



“戴泽艺术展”宣传片(by书画人物志栏目


在熟读了姜鹏整理的戴泽1942—1953年日记之后,我与戴孟、姜鹏开了两次文案策划的小会,基于戴先生有记日记的习惯,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且很多日记内容是与他的绘画创作相呼应的,由此,我们将展览的叙述模式设定为“第一人称”,这在以往的展览中是比较少见的。接下来的工作是设计展览大纲的基本结构。一般艺术家的个展无非几种模式,一是按照时间分期,呈现其早中晚各时期艺术风格的变化;一是按题材或画种分,展现艺术家在不同题材、画种的创作功力;再者可以按主题划分,突出艺术家境遇和身份的转变对其创作的影响。同时,展览要从观众的视角考虑并回答一些问题:为什么选择展示戴泽的艺术?戴泽其人及艺术的特点,或者说他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戴泽先生的艺术历程长达八十余年,题材涉及风景、人物、静物、历史主题创作等,其跨越的长度和广度在近现代美术史上都是罕见的。此次展览的定位是对其艺术的全面回顾,我认为纵向时间轴模式的叙述结构最为符合展览的诉求。


据此,2月初我提交了展览大纲的初稿,交由戴泽先生及家属提意见。从艺术家个人的视角,他们希望以“我的大学”“我的工作”“我的创作”“我的家”四个板块呈现戴泽先生的艺术人生。这一建议的好处是能更亲切地契合第一人称视角的展览模式,缺点是画家的“工作”与“创作”有诸多重合,很难清楚界定。经过半多个月的讨论、修改,展览大纲最终确定为时间轴与主题交汇并行的模式,除“序曲”“后记”外,展览分为“中大学子”“美院教师”“我的家”“主题创作”“步履不停”“九零颂”六个章节,以微型叙事的视角反观近百年来中国美术,特别是西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展览大纲》历次修改稿


展厅设计


展览文案及展品清单交至展陈空间设计刘蔚娴、邓璐手上时已是3月初,留给她们的设计时间非常紧张,选定的展品有196件,辅助的照片、日记、手稿等98件套。要把如此庞杂的作品在一个展厅中呈现出来,对设计人员是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她们表示这个展览的展陈复杂程度不亚于刚刚开幕的“学院与沙龙”特展。同时接受挑战的还有展览的画册设计孙凤群,因为展厅空间有限,所以画册在保留展览基本结构的同时又加入了更多数量的作品及研究论文。当听到希望在展览开幕前出版画册的想法后,凤群表示没有把握。画册书号的申请、出版社编辑审稿、校对都需要时间周期。同时,郭奕然和李心烈分别作为请柬及展览公共空间导视设计、展览平面设计参与到项目组来。


为了让设计主创们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展览结构、了解展陈设计、平面设计的重点,我们再次采用了工作坊的模式,由我主持并介绍整个展览大纲的设置,每个章节的规划,戴孟和姜鹏辅助介绍重要展品,设计主创们在理顺展览大纲的过程中随时提问。事实证明,这样开放式的讨论模式对于熟悉展览材料,激发设计灵感是十分快捷有效的。


随着展览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加入到展览项目组。负责文字编辑的郝舒放,负责行政协调的赵若涓,负责展品点交的高秀清、张志民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策展团队人员齐备。这次展览是近百岁的戴泽先生及其艺术人生首次与公众见面,同时也是国家博物馆对一位默默创作,淡泊名利的老艺术家的礼赞和致敬,整个策展团队都是带着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完成工作的。


展陈设计刘蔚娴、邓璐在戴泽先生工作室测量特殊装裱作品尺寸


夜以继日地工作


虽然在接到设计任务之初,大家纷纷表示这次的展览设计是不可能按时完成的任务,但她们在开展前夜以继日地努力工作,用身体力行展现了“国博人”忘我的工作态度。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整个策展团队中有四位新手妈妈。展陈设计刘蔚娴的孩子只有一岁大,在逐一计算近300余件展品配框、展线的日子里,她每天加班到晚上11:30,赶回北五环外的家时已是第二天。有了设计灵感,凌晨三点爬起来画图也是常有的事。邓璐的孩子肺炎住院,她趁着家人换班照料的间歇和我们一起去艺术家画室量定特殊装裱作品的尺寸。我自己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从展览策划到开展的四个月里,我有一大半时间都是在夜里12点之后睡去,常常是工作还没有完成已经到了孩子吃夜奶的时间。


经过一个月的奋战,展陈设计、平面设计及画册设计基本完成。配合戴泽先生的艺术气质及创作风格,展厅选用了“美院灰”+“国博红”的展陈色调。以浅灰色为展厅主色调,不同章节调整灰度的浓淡,“主题创作”一章选用正红色墙面增强作品的崇高感。而最大的设计亮点在于展线的设计。为了尽可能多地展示戴泽先生的丰富创作,又不使展厅显得拥挤,展陈设计刘蔚娴和邓璐最终给出了使用二级展线的设计方案。最终展出画作165件,文献手稿78件套。将除草稿外的绘画原作以传统方式陈列于墙面,而照片、手稿、信札等辅助文献与展签、日记自述文字板一起陈列于特制的斜面腰托之上,这样展线不仅增加了一倍,而且不会干扰原作在墙面的展出。作品、照片、文献、日记之间相互呼应,给观众带来丰富而有亲和力的观展体验。同时,展陈设计还充分利用了展厅之前“十月革命”特展的基本钢结构框架,节省了展览搭建费用,做到了绿色设计,环保办展。另外,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展厅大面积的纯文字墙会减弱观众的阅读兴趣,为解决这一问题,平面设计师李心烈设计了时间轴模式的图片年表,将戴泽先生艺术生涯中的重要时刻和重要创作以简洁的文字配以图片,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强了“艺术家年表”的可读性、设计感和趣味性。


李心烈设计的艺术家大事年表


邓璐现场布展


“主题创作”章节作品上墙


灯光设计王维雍正在调试灯光照度


作品与照片、日记相呼应的展陈设计


画册的出版


配合展览出版的《戴泽艺术》画册,此次恰逢我馆图录版式改革,设计师孙凤群选用了裸脊包布的方式解决硬精装画册封面易翘的问题,画册内部又选用了宣纸印刷照片、字典纸印刷章节页等精致细节,使画册成为展览的诠释与延伸。


《戴泽艺术》画册设计初稿


从4月初展厅搭建,4月9日开始布置展品,直至4月20日展览开幕,策展团队的全体人员“一丝不苟”“夜以继日”,部门领导亲自挂帅,每日上下午到展厅巡查一次,现场解决施工、布展过程中的问题。小到展签、说明牌的字体、字号,一件作品的灯光照度,大到展厅的温湿度控制,展览的参观流线等等,无不尽心竭力,力求完美。另外,还有很多同事是为展览默默付出的幕后英雄,他们在施工监理、展品运输、设备保障、,正是这无数用心细节的累加才最终成为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有温度”“有学术”的“戴泽艺术展”。


戴泽先生及家属与策展团队成员合影


【展览信息】

戴泽艺术展

展期:2018/4/20 - 6/20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10展厅


【项目组成员】

项目统筹:翟睿 潘晴 晁岱双

策展人:郑 艳

展览文案:郑 艳 戴孟 姜鹏

展陈设计:刘蔚娴 邓璐

平面设计:李心烈 郭奕然

画册设计:孙凤群

灯光设计:王维雍 李艳龙 任胜利

文字编辑:郑艳 郝舒放

展品点交:高秀清 张志民 郝舒放

展览协调:赵若涓 郑艳

媒体宣传:张应 李秀娜 赵骄健


【相关阅读】


“戴泽艺术展”先导片


相约国家博物馆看“戴泽艺术展”


(图文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戴泽艺术展”h5↓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传记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