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价格排行 >考场作文深刻立意制胜例说(含两篇)

考场作文深刻立意制胜例说(含两篇)

2023-05-10 14:56:27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利可共而不可独”(曾国藩)。

知识共享,欢迎转发。

1

考场作文深刻立意制胜例说

  考场作文作为一种即时作文,想要一下子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笔者以为立意乃文章之魂,其深刻性显得尤其重要。作文深刻、有内涵,则能让人读后余味无穷,感慨万千,意味深长。但令人遗憾的是,考场上立意深刻、观点厚重的文章凤毛麟角,因此,在考场上如能写出深刻而又有内涵的文章,肯定能独树一帜,脱颖而出。



那么,如何才能使考场作文立意深刻呢?


  一、吹尽狂沙始到金


  今后高考作文的命题与评分,侧重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思维品质是判定一篇作文的重要尺度与标准。因此,考生在写作时,一定要深入挖掘题目中所提供的材料,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其中蕴含的真正深层次的东西;下笔写作时,我们能从社会生活的现象出发,透过现象洞察本质,挖掘现象背后隐含的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价值,提出的观点能给人以启发。当然,深刻的见解,不是凭空捏造,也不能随意引申、无原则地提高和升华,它必须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要具体、真实、可靠。比如一篇题为《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的学生佳作,题目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这篇文章通过描述著名的汽车商约翰•艾顿向他的朋友、后来成为英国首相的丘吉尔说的一段谈话,以及丘吉尔自传中的一段话,对“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这一观点提出了辩证的看法: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来说,只有坚强面对苦难,不屈不挠,勇于奋斗,最终战胜苦难,才会让苦难成为人生中真正的值得珍视的财富。文章立意深刻蕴藉,读来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与思想上的引导,所以得到了阅卷老师的认可。


  考场作文是一种即时作文,它一般留给同学们审题思考的时间十分有限,如一篇题为《拒绝平庸》的考场作文,有位考生立意为“拒绝平庸,打造特色人生”,文章层次分明、不落窠臼地以三个小标题立纲,阐述了自己认可向往的三种“特色人生”,语言凝练,哲理丰富,构思睿智。再如一篇材料作文的考题,材料核心是“幻想创造未来”,大多数考生都是抓住“幻想的积极作用与意义”来写。但有位考生立意新奇,以“空想与理想”为题,深刻而有内涵地阐述了“空想”与“理想”之间的异同,辩证地分析了“合理有效的幻想就是人类的理想”的道理。


  二、一枝梧叶知秋声


  考场作文时,我们要让文章观点变得深刻起来,观点一定要具有启发作用。这就是说,我们写作时,一定要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在揭示事物因果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事物的发展趋向,提出有前瞻性、预见性的观点与主张。要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问题,最后用联系的观点来解决问题。总之,考生要用历史来观照现实,用想象与联想来展望未来,还要善于从文化、世界、人类甚至宇宙的角度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写作时,应该多联系现实,多多关注社会热点、人文哲学或历史新潮,要避开人云亦云的世俗文化、大众文化,更不能对低俗文化或不良现象进行追捧。


  比如,一篇题为《转身可以华丽》的考场作文中,作者围绕“转身”提出了两个分论点,即“‘转身’不是逃避,不是退缩,而是再续辉煌、再造奇迹”“‘转身’是一种理性的放弃,一场冲破世俗的勇敢挑战”。这两个观点具有很强的启发作用,让人对转身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这样就会触动阅卷老师。


  三、木落知寒近,山长见日迟


  无论是写记叙文、议论文,还是写散文,我们在立意时为追求深刻,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用联系的、变化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去思考文章所叙写的、议论的对象。而这种思考又有正向与反向两个方面。正向的是对对象作深度的挖掘(哲思化、情感化、品格化等方面)或广度的观照(观念制度性、全球性、历史性等视角);反向的是对对象作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解读(一般与特殊、量变与质变、作用与反作用、发展与异化等方面)。如此,我们可以使自己的立意变得深刻起来。


  符合事实的主题不一定反映事物的本质,一个正确的立意,应该既真实又能揭示事件的本质。考生易被生活中的事实的表象所迷惑,而不能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因而在写作时往往只是简单的罗列,流于表象,不能挖掘到事物的本质,这样的立意是不到位的。写作时,应深入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让读者从中得到启示,受到教益,从而深化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绝对的沙漠,相对的自由》这篇作文就艺术性地阐述了“自由”与“束缚”之间的辩证关系,让人读后心服口服。


  掬一抔灼人的黄沙,踏一方炙热的天地,生命中的瀚海阑干,便如此清晰而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无路可退,唯有穿越过去。而此时,一切便如卡夫卡在“自由意志三点式”中所写的,我们因为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而自由,却也因为必须穿越这片沙漠而不自由。


  卢梭有言: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我们面对的是绝对的边城荒漠、苦难挫折,我们拥有的是相对的自由幸福、平等和平。从这个意义上看,对渺小的人类而言,似乎一切的努力,终将尽付东流;一切的美好,也会难以为继,只剩下永恒的苦难在短暂的人世中穿透着摄人心魄的回音。


  然而,作为一株“会思考的苇草”,作为一个至少还享有选择如何穿越沙漠的自由与权力的个体,我不相信,不相信站在沙海面前的我们终将会在对自己“不敢从心所欲”的不信任中停下脚步,拒绝抗争;不相信巴尔扎克那“我粉碎一切障碍”的决心不足以动摇所谓的沙漠。


  更不相信小小的考验或劫难便会让所有人都成了经历牢狱之灾后的王尔德,让曾经“除了才华,我一无所有”的豪迈在颓废中消失殆尽。诚然,我们不能使绝对存在的人生沙漠凭空消失,但至少,我们可以将相对的自由紧握在手,将真正的责任担负在肩,戴镣铐而舞,最困难,却也最美妙;踏沙漠而行,最艰辛,却也最自由。


  不可否认,“因为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而自由”这句话是在自欺欺人。早已因大漠风沙而口干舌燥,焦头烂额的人生旅行者怎么会因为可以在未知中探寻前程、享受不同程度的沙石侵袭而欣然坦然?但事实正是如此。当苦难与磨砺已成为人生的必修课,直面甚至是笑面它们往往比一味地逃避来得更有气度与力量,也就更有可能指引我们达到洒脱而自由的境界。


  大漠之中,或许我们会同鸠摩罗什一样坦然于世:我们的目光,是向上的;态度,是昂扬的;心境,是高人一等的,如此,夫复何求?


  人,活着,总不可能一路走在安逸之中,没有瀚海阑干作伴,没有堂皇凋零作叹,总会遇见的,是绝对的沙漠;我们,走着,终究是要寻求心灵的自由,扫除飞沙走石连天,涤荡浓云薄雾在胸,定会拥抱的,是相对的自由。


  四、百花丛中一点绿


  立意时,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意义上,而应该进一步开掘,反映事物本质。这就要求我们写作时能见微知著,以小见大,寻找情感爆发的触点,并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深入开拓,这样一来,事虽小而意蕴深,就能收到“一滴水反映出整个太阳光辉”的艺术效果。我们要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构思,通过反向思考来发现或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或方法,即从某论点的对立角度去确立新的观点,去阐发新见解,这就是常说的“反弹琵琶”构思法。巧妙的反弹,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我们写作时如果能以“险”取胜,“意”在人外,闪出智慧的灵光,读来令人拍案称奇,这实际上是一种创新,作文不在于“大”与“小”,关键在于心,只要心之所向,即使小题材、小事物,亦能成就大文章。


  古人云:“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由此可见,立意是多么的重要。要想使文章脱颖而出,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就必须培养作文立意上的与众不同。


选自:《作文周刊》高二版第35期,蒋玉军




2

中考材料作文写作方法指津

【题型简说】

近几年来,材料作文这朵语文试卷上的小花,一直在作文百花园中悄然绽放。所谓材料作文,是指命题者给考生提供一则材料或多则材料,要求他们依据自己对既定材料的分析、感悟来理解材料的意义,并以此确立写作的主题,但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内容分,有寓言故事类(如2016年重庆B卷“三叶草、狗尾草和大树”)、生活哲理类(如2014年湖北黄冈卷“感恩”或“团结协作”)、人物故事类(如2015年浙江杭州卷“阅读与成长”)、诗歌类(如2016年浙江金华卷“开关”),等;从形式上看,有文字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等。无论是哪类材料作文,都既有命题作文的限制性,又有话题作文的自由性,所以倍受命题老师的青睐,成为各级考试的主要题型。 

【应试攻略】

综观2016年中考作文命题,其中的材料作文的数量明显增多。山东省的潍坊、莱芜,浙江省的杭州、绍兴、台州、衢州等,湖北省的武汉、孝感等,重庆市、福建泉州等多个考区都考了材料作文。不管数量如何变化,都必须采取有效的写作策略,创作出优秀的考场作文。一般来说,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诀窍。

一、读懂材料,审准题意

材料作文要求考生依据材料确定立意,这需要考生务必全面理解材料,读懂材料的内涵,从中提炼出适当的主题;如果无视材料,自说自话,就会以失败告终。具体而言,考生首先要反复研读所提供的材料,勾画其中的关键词句,准确理解材料所要表达的中心,诸如人物的主要精神、事件的现实或象征意义,并据此确立自己的作文主旨。这正如唐代李群玉《赠元绂》中说的那样:“隐石那知玉,披沙始遇金。”大意是说,玉隐于石中,人们哪里知道那是白玉;只有拨开沙子,认真筛选淘汰,才能遇到真金。此外,考生还要注意题目要求,如体裁、篇幅等,对此既不能忽视,也不能有任何改变,否则就偏离了题意。请看下面这道作文题:

【典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少年大学生柴允敏在四岁生日那天,他父亲送给他一辆玩具小汽车。小允敏觉得很好奇,想知道它肚子里装了写什么,就把它拆了。父亲知道后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肯定了他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在父亲的鼓励下,小允敏还试着把拆开的汽车又装了起来。多年后,柴允敏仍忘不了此事。他说,拆汽车是我探索的一个起点。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

【点拨】

这则材料的关键处很显然是“父亲知道后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肯定了他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这句话,特别是“反而”一词把意思的重心引向其后。再结合材料看,小允敏拆汽车就是探索和求知和具体表现,他自己也说“拆汽车是我探索的一个起点”;而父亲的正确引导,则是对他探索精神和求知欲的鼓励。可见材料的中心句(即主旨)乃是作文的正确立意:要有“探索精神和求知欲”。

二、多维思考,选准角度

作文题中的材料往往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但它只是写作的凭借和思考的出发点,并非作文本身。所以,考生需要多维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给定的材料,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后在把握材料题旨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擅长写的文体)和对材料的理解程度,从中选择最易写的、最好把握的、有话可说的、有事可写的、有情可抒的角度入手。

【典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一座深山的阴处有一种植物,叫山海棠。即使生在僻处,无人观赏,也依旧一丝不苟地向上抽枝发芽,开出鲜艳欲滴的花朵。一个少年不解,对他的祖父说:“它真是不懂世故,既然开在深山无人识,便大可以养养精神、偷偷懒,没必要下多余的工夫。”他的祖父瞪了他一眼,说:“在山海棠那里,生为花朵,就要尽自己绽放的本分,至于能不能被人看见、被人夸奖,它从来都不会去想的。”

请你根据自己读这段文字的体会,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点拨】

材料围绕深山阴处山海棠和开放,展开祖孙二人的对话。祖孙俩因为年龄、阅历的不同,对山海棠生在空山阴处依然开得灿烂这件事,有不一样的想法与感受。少年认为它“不懂世故”“大可以养养精神、偷偷懒,没必要下多余的工夫”;祖父则认为“生为花朵,就要尽自己绽放的本分”。我们能够很快从材料中提炼出关键句,即祖父所说的话。由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立意。

1.从山海棠的角度。山海棠尽了它作为花的本分,实现了自身价值,所以活得精彩,活得心安,这与它的寂寞坚守有关。由物及人,向上的信念使人们自觉地远离虚荣与享受,追求自身价值。可立意为:活出生命的精彩;追求生命的真谛;善待生命,让生命精彩如花;坚守寂寞,成就自我。

2.从少年的角度。少年毕竟太年轻,看重功名,内心浮躁,不知人生真意。可反向立意为:人当自尊自强自爱。

3.从祖父的角度。祖父是个饱经沧桑的老者,对世事有极强的洞察力。可立意为:历经岁月,才能明白人生的真谛。

三、立意深刻,创新求异

写材料作文时,考生还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惯常思路,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强化创新意识,能使文章犹如精心打理过的园圃,芳香宜人又精巧别致,增添许多光彩。比如刘禹锡《陋室铭》,作者反弹琵琶,反向切入,极力表现陋室的不陋,表现了作者不慕富贵,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并抒发了远大抱负,就比较有新意而且深刻。

【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日,在西安两家土特产展销中心的货架上,出现一种特殊的商品:空气。这些空气被灌装起来,每罐750毫升,市场售价18元。“空气也能卖钱?”面对大众的质疑声,:“这是一款旅游纪念品,是我们森林公园的土特产。以前西安雾霾严重,好多人来我们森林公园‘吸氧’。因此我们就想到,游客来‘吸氧’,不如我们自己卖‘空气’。”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点拨】

这道题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来切入立意:①从“只要存在,就是合理”的角度切入;②从“治理环境,迫在眉睫”的角度切入;③从“敢于尝试,把握机会”角度切入;④从“敬畏自然,善待自然”的角度切入。通过比较,从第四个角度切入,文章的立意就显得有深度,有新意。然而,即便是从同一个角度切入,不同的考生写作,立意也会有差别。因此,选准角度的前提,具体立意是否新颖或者是否有深度,还要看考生如何安排文章的内容。

四、精心选材,真实新鲜。

作文题中的材料只是给出一个审题立意的方向,考生可以充分调动自己平日的素材积淀,精心挑选其中与主题密切相关的素材,写人要“确有其人”,写事要“实有其事”,写物要“实有其物”,切不可脱离生活的原型而凭空编造。当然,选材要真实,并不是像录像机一样原封不动地把写作对象搬到作文里来,而要通过剪裁,进行适当的取舍,然后将对生活的感悟诉诸笔端,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尤其要注意新近发生的、与原材料有关的典型事件,新鲜又有时代感,会让读者耳目一新。

【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天上学前,爸爸总是为我整理书包,剥好鸡蛋,晚上洗完澡,妈妈就在喊:“衣服、袜子都放着,我替你收拾,快去写作业。”我跟他们说了很多次,我自己来,他们却说,你学习重要,其他的事情我们替你做。想起小时候,妈妈给我穿衣,我头儿一摇“自己来”;爸爸给我穿鞋,我小手一摆“自己来”。至今还记得,爸爸妈妈听了开心笑的样子......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点拨】

细读材料,可以提炼出这样的立意点:①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②家长没必要溺爱孩子,要给他们自立的空间;③辨证地看待学习与生活的关系。有一考生写了《放手吧,让我自己来》,立足自我,主要叙述了生活中的三件事情:七年级入学参加军训,父母包办“我”生活上的方方面面;八年级时,父母代写作文,成了“我”学习上的“枪手”;九年级时填报志愿,父母干涉“我”的人生选择。这些事例十分典型,全面地反映了父母包办和子女独立之间的矛盾。文章结尾发出自己的声音:“放手吧,让我自己来,我该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男子汉!”水到渠成,点明题旨。

五、精心拟题,眉目传神

常言道:“文题善,佳作半。”材料作文一般要求“题目自拟”,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天马行空地随便拟题,而应该紧扣材料内容拟定题目,在不脱离材料范畴的前提下,努力拟写一个既能概括文章内容,又新颖、生动的题目,可以使文章在“第一印象分”上大大胜出,也会让读者一见钟情,一见倾心,正如芬芳的美酒,令人未饮先醉。

【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乐观的人说,生活像一首动听的歌,高低起伏,耐人寻味;悲观的人说,生活像一团麻,总有许多解不开的疙瘩;上进的人说,生活是一条路,再多的坑坑洼洼也在脚下踩过;颓唐的人说,生活是一杯苦酒,越喝愁越浓……生活里,其实滋味百般有。

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不少于600字。

【点拨】

拟出吸人眼球的题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附加式。选取材料中的关键词,在其前后补充成分,使之成为标题。比如上述材料的关键词是“心态”或“生活的滋味”,就可以拟为:《心态决定成败》《幸福的滋味》等题目。 

2.修辞式。例如运用比喻拟为《甘甜如糖的假期生活》,描写假期生活中的趣事,像糖果一样美好。生动形象,贴切新颖。又如采用拟人手法将文题拟成《我那“狠心”的鹰妈妈》,以一只鹰的口吻来叙述妈妈狠心地让“我”练习飞翔,便产生误会,最终懂得了母爱的味道。

3.反常法。所拟题目有违常理,反向思考,出其不意,焕然一新,足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理,比如习作《享受磨难》,把一棵松树人格化,描述它在夏日享受在雷声与暴风雨的磨难中拼搏的过程,立意积极,体现出作者青春昂扬的精神追求。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017年春节期间,各地网友似乎都在为抢微信红包而疯狂。虽然大部分红包数额不大,多则上百元,少则1元甚至是1分钱,却让众多的“微信迷”不亦乐乎。其实,通过微信发红包不过是朋友之间的一种交际手段,是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本无可厚非。然而,微信红包在中小学生中间也开始盛行,而且数额越来越大,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的范围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点拨】 

首先,我们要认真审读材料。材料首先肯定了微信红包的意义和作用,其次揭示了现在微信红包在中小学生中盛行的现象。材料本身并没有指出明确的立意指向,我们可根据自己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确定一个较为明确的中心。比如:微信红包是一种娱乐,是沟通感情的一种方式,切不可沉迷于其中而不可自拔;微信红包所体现的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不能用金钱的多少来衡量,更不能借此相互攀比等。

其次,围绕中心选择恰当的材料。在我们身边,微信发送红包、抢红包的现象可以说是比比皆是。我们一定要围绕所确立的中心,选择典型的材料来写。而且材料要新颖,要富有时代感和教育意义,能够让我们领悟出一定的生活道理。

再次,根据中心选择恰当的文体和表达方式。对这个题目,我们既可以写记叙文,通过叙述自己身边的相关事例,运在记叙和描写的基础上,穿插适当的抒情和议论,从而表达出深刻的中心;也可以写议论文,围绕某个观点,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典型而新颖的事例进行佐证,从而有力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最后,合理布局,力求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无论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我们都要进行合理的谋篇布局,要做到详略得当,层次清晰,结构严谨。切不可头重脚轻,主次不分。 

【佳作秀台】 

唉,这样的红包……

程  宇

除夕之夜,晴朗的夜空被万家灯火映衬得璀璨夺目,熠熠生辉。年夜饭的香气从各家各户中散发出来,在每个人的心中萦绕,似乎在相互传递着幸福和团圆。

此刻,爸爸、妈妈、妹妹和我一家四口正坐在客厅里看央视春晚,但却没有一个人真正地去看节目,而是低着头,紧盯着手机屏幕。爸爸和妈妈不停地用手指滑动手机屏幕,而我和妹妹则一个劲地摇动手机。满满的一桌香气四溢的年夜饭快要凉了,却没有一个人肯动一动筷子。近两年风行的“微信抢红包”在猴年的春节好像更加热闹。我拿着手机,头也不抬地抢着红包。年级群、班级群里也是非常热闹,几百人一起疯抢几十块乃至几角钱的红包,实非易事,但越是不容易就越能激发我的“斗志”。即便只抢到1分钱,我也同样乐不可支。

不知不觉间,夜已经很深了,好友也一个个都离线了。我揉了揉模糊的双眼,扭了扭发硬的脖子,回头看着爸爸和妈妈。他们仍然在不停地拨弄手机,继续抢着红包。深夜,显得更加静谧,偶尔听到外边的鞭炮声,我才意识到这是除夕之夜。猛然间,我的心头涌起一种莫名的失落感。在这个年夜里,缺少了叔叔哥哥们猜酒行令的声音,缺少了婶子、嫂子们大话家常的热闹,也不再有小孩子围着大人要红包的天真烂漫。我心中不觉空寂,亲友们的团聚显然被这微信红包所取代。虽然我的电子红包中也是鼓鼓的,但我总觉得有一定的欠缺,因为这样的红包没有了爸爸妈妈的谆谆教诲,没有了爷爷奶奶的百般叮嘱,没有了昔日除夕之夜的热闹非凡。

放下手里的手机,我开始想念起儿时小小的红包,尽管粗糙,尽管数额不多,但一个个都饱含着爸爸妈妈的美好祝愿,裹藏着爷爷奶奶的深挚的爱。是的,今年的红包收的比往年都多,但不再是代表喜庆的红色,有的只是一个个苍白的数据。

抬眼望望窗外,除夕的夜空依然那么璀璨,但我却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唉,这样的红包……我感慨万分。

【点评】

文章主要叙述一家四口在除夕之夜通过微信抢红包的经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开头通过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行文中描写了人物的动作、心理描写等,一方面表现了“我”和家人抢红包的痴迷和入神,另一方面也传达出“我”对“微信抢红包”的独特感悟和认识。结尾再次点出了除夕夜空的璀璨,与开头遥相呼应。同时,以“唉,这样的红包……”照应标题,引人深思。

(作者:李仰臣

——摘自《好家长•作文选读》2017.5



原文刊于《》年第期


写作教程

往期阅读:

看看作家们是怎样谈写作的

25位作家的写作心得

农村小说怎么写?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主任:采访与写作

市面上90%的文案都不对

著名作家林清玄:好文章是这样写出来的

我给你讲两段话,你就能写出好文章了

老舍:怎样写人物、语言

【名家】短篇小说:从现实故事结束的地方开始

【写作课】三分钟构思一部小说

【写作课】读了这篇,你就会写小说了

语文名师给写作困难户的10个技巧

〖◉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欢迎加入QQ群(作家记者采编): 494695008

本群论坛含200余篇精选高品质“采访”“新闻传播”“写作”“文学”专业文章,内容权威、可信,来源可靠,群成员可免费学习。(内容持续更新)

加QQ群,可搜索群号,或直接用手机QQ扫描下方二维码(手指按住二维码,可自动识别):

作家记者采编QQ群

二维码


:新闻信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最新修订版)

新版《标点符号用法》的变化和标点符号的误用

数字的正确书写方式

容易用错的50组词语(图)

【重磅】总编室:容易写错用错的字词


更多内容,请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

写作教程

查看历史消息”方法(任选一):

1.可直接点击本文顶端标题下方的“写作教程”;

2.手指按住下方二维码;

3.点击本公众号(“写作教程”)右上角人像。

写作教程微信公众号:writer-CN    

    文章千古事。关注微信公众号“写作教程”(微信号:writer-CN),学习写作技巧。内容权威,来源可靠。“你的明天,将是你今天设计的未来!”

      关注方法:可以在微信中搜索writer-CN,也可以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后,点击“查看历史信息”,可以读以前的文章。


(手指按住二维码,可自动识别,然后关注)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和QQ空间)

欢迎关注以下微信公众号

分别复制以下英文(或拼音)字母到微信“公众号”栏搜索,关注:

步骤微信——右上角“+”号——添加朋友——公众号——复制其中一个公众号的全部字母填入——搜索——关注

写作教程:writer-CN

编辑校对:editor-CN

广告合作请直接在文末留言或者发信息给本公众号。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传记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