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的复习,要以基本篇目所涉及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为主,可将众多的作家、作品按古代、现当代、外国三个方面分类整理,再列出表格,将作家姓名(字号)、朝代、作品、出处、作家简介甚或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名句都网罗进去,力求全面。
按照以下四个方式搞好文学常识的整理:
1.注重平时的积累(涉及面要广,记忆要准确)。
2.分类法,按古代现代外国三类整理。
3.网络法,如作家——篇名——名句,形成网络。
4.表格法,即对某一大类列表对照。
1.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初唐四主: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3.李杜:李杜:李白和杜甫的合称。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的合称。
4.韩柳:韩愈和柳宗元的合称,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5.书法四大家:唐代的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和元代的赵孟頫。
6.唐宋八大家: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7.苏辛:苏轼、辛弃疾。
8.苏黄:苏轼、黄庭坚
9.三苏: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10.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1.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简称关、白、马、郑。
12.诸子百家:是指我国先秦至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目前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12家。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一一韩非子;道家一一庄子、列子;墨家一墨子;兵家一孙武。
13.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
14.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客啬鬼:葛朗台(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人物)、夏洛克(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泼留希金(俄国作家果戈理《死魂灵》中的人物)、阿巴贡(法国作家莫里哀的喜剧《吝啬鬼》(又译《悭吝人》)中的主人公)。
15.“四书”“五经”:“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16.“三吏”“三别”:指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三吏”指《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指《新婚别》《垂别》<无家别》。
17.永州八记:指唐代散文家柳宗元在永州时写的八篇游记散文,依次是《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18.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曹雪芹的《红楼梦》
19.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
20.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21.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1.年龄的称谓
(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 (2)孩提:二、三岁的儿童 |
(3)垂髫: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 (4)豆蔻:女子十三四岁 |
(5)及笄:女子十五岁 | (6)加冠:男子二十岁 |
(7)而立:三十岁 | (8)不惑:四十岁 |
(9)知天命:五十岁 | (10)花甲:六十岁 |
(11)古稀:七十岁 | (12)耄耋:八九十岁 |
(13)期颐:一百岁 |
2. 古代借代的词语
(1)桑梓 : 家乡 | (2)桃李 : 学生 | (3)丝竹 : 音乐 |
(4)手足 : 兄弟 | (5)白丁 : 百姓 | (6)风骚 : 文学才华 |
(7)同窗 : 同学 | (8)华盖 : 运气 | (9)南冠 : 囚犯 |
(10)庙堂 : 朝廷 | (11)烽烟 : 战争 | (12)汗青:史册 |
(13)须眉 : 男子 | (14)巾帼 : 女子 |
3.古代的号
(1)国号 : 中国古代的国号就是朝代名称。历朝建国者第一要事即确立国号。中国的第一个国号是“夏”,由夏启所定。
(2)庙号 : 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
(3)年号 : 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往往也是时运变化的标志。按惯例,新君即位大多会颁行新年号,称为改元。年号蕴涵着帝王君临天下、宣示正统的特殊意义。
(4)谥号 : 古代帝王、卿大夫、诸侯、大臣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前的事迹行为和品德评定一个称号,即谥号。如范仲淹的谥号为“范文正公”,王安石的谥号为“王文公”。
4.其他称谓
鳏寡孤独:
在古代,“鳏”“寡”“孤”“独”分别指的是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
5.敬谦词
谦辞 | 敬辞 | ||
家父、家严 | 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 垂问 | 敬辞,多指长辈对自己的询问 |
家母、家慈 | 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 | 拜读 | 指阅读对方的文章 |
犬子 | 称自己的儿子 | 贵庚 | 询问对方年龄时的敬辞 |
鄙人 | 谦辞,称自已 | 久仰 | 仰慕已久,用于初次见面 |
拙见 | 谦称,指自己的见解 | 惠赠 | 敬辞,指对方赠予礼物 |
拙笔 | 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 | 令堂、令尊) | 敬辞,称对方的母亲、父亲 |
拙荆 | 对别人称自已的妻子 | 泰山、泰水 | 岳父、岳母 |
寒舍 | 谦称自己的家 | 令媛、令郎 | 敬辞,称对方的女儿、儿子 |
(三)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歌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 |
二十四节气 | 春季 |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
夏季 |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 |
秋季 |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 |
冬季 |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四)山川地理
中国 | 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古代多用来泛指中中国原地区。 |
九州 | 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
海内 | 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
六合 | 指天地四方(即上、下、东、南、西、北)。 |
八荒 | “八”为东、东南、南、西、西南、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荒”为荒远之地。“八荒”指远离中原的地方。 |
江河 | 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 |
山东 | 古代指崤山以东。 |
江南 | 长江以南的总称。 |
三秦 |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秦朝故地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 |
三晋 | 指战国时期的赵国、魏国、韩国三国的合称,现也指山西。 |
三山 | 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 |
五岳 | 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
阴/阳 | 山北水南/山南水北。 |
察举 |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州郡长官随时考察人才,推荐给中央。 |
举孝廉 | 汉代察举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廉政做人的意思。 |
科举 | 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
乡试 |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第一名称为“解元”。 |
会试 | 金元明清四代每三年只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第一名称为“会元”。 |
殿试 | 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在大殿上亲自提问,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
春闱、 秋闱 | 明清科举考试中的乡试在秋天举行,故称“秋闹”;会试在春天举行,故称“春闹”。秀才通过乡试可以取得举人称号,即可以取得做官资格。 |
及第 | 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 |
连中三元 | 在乡、会、殿试中连续获取第一名。 |
金榜 | 古代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称为“金榜”。 |
六艺 | 礼、乐、射、御、书、数。 |
太学 | 也叫国子监,中国封建时代教育的最高学府。 |
学官 | 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 |
1.传统节日
节日 | 时间 | 习俗 |
春节 | 农历正月初一 | 贴春联、挂年画、拜年、吃饺子 |
元宵节 | 农历正月十五 | 赏花灯、吃汤圆 |
寒食节 | 清明前一、二日 | 纪念介子推,严禁烟火 |
清明节 | 农历三月上半月 | 扫墓、放风筝、栽柳插花 |
端午节 | 农历五月初五 | 赛龙舟、吃粽子 |
七夕节 | 农历七月初七 | 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谈话 |
中秋节 | 农历八月十五 | 赏月、吃月饼 |
重阳节 | 农历九月初九 | 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 |
腊八节 | 农历腊月初八 | 喝腊八粥 |
除夕 | 农历腊月 三十日晚 | 守岁、吃年夜饭 |
2.习俗礼仪
十二生肖 |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
生辰八字 | 简称八字,是指一个人出生时的干支历日期;年月日时共四柱干支,每柱两字,合共八个字故称生辰八字。 |
六畜 | 是六种家畜的合称,即:马、牛、羊、猪、狗、鸡。 |
牺牲 | 古代祭祀用的牲畜。 |
稽(q )首 | 指古代汉族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
六礼 | 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
伯仲叔季 | 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
(七)官职升降
名称 | 释 义 |
左迁 | 降低官职,也说“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如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谪 | 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即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
黜 | “點”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
去 | 解除职务,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
(八)音乐文娱
1.书法绘画
汉字的形体演变 | 甲骨文(殷商)→金文(西周春秋)→大篆·六国古文(战国) →小篆(秦朝)→隶书(汉朝)→楷书、草书、行书(魏、晋) |
文房四宝 | 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总称。 |
临摹 | 临摹有两个意思,一是临,一是摹。其中临是看着帖上的字,在另外的纸上临写,写的字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摹是指用薄纸(绢)蒙在原作上写或画。 |
六书 | 古人分析汉字的造字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
永字八法 | 点、横、竖、撇、捺、折、钩、提。 |
阳文阴文 | 刻在器物上的文字,凸起的称阳文,凹下的称阴文。 |
岁寒三友 | 松、竹、梅。 |
花中四君子 | 梅、兰、竹、菊。 |
2.音乐
戏剧 | 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 |
五声 | 也称“五音”,即宫、商、角、徵、羽。 |
十二律 | 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 |
俗乐 | 古代各种民间音乐的泛称,如《广陵散》《阳春古曲》。 |
雅乐 | 古代帝王祭祀、朝贺、设宴时所用的舞乐,如《霓裳羽衣曲》。 |
著名乐曲 | 丝竹曲:《春江花月夜》《老八板》琴曲:《梅花三弄》《高山》《流水)琵琶曲:《平沙落雁》《霓裳曲》 |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求知若饥 虚心若愚
西安临潼大展培训学校经教育局批准的一所正规的文化课培训学校,由省市级教学名师、西安市德育先进个人、陕西师范大学英语教育硕士杨浩老师创办,专注中小学英、数培优提分。
开设少儿英语、中小学英、数培优提分、中考点题集训营及2—8年级精品晚辅。引进科学完善的少儿英语教材体系——SuperKids、Magic Phonics、Give Me Five,让孩子快乐学习、轻松提分!
13384946117 贺老师
17791364288 杨老师
临潼区桃源中路东段建材家居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