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价格排行 >教书的秘诀浙大名师林正炎及其学术自传推荐

教书的秘诀浙大名师林正炎及其学术自传推荐

2023-05-10 14:56:27

”那些奖项对我而言只是身外之物。作为一名教师,我只是做一些我应该做的事。”走下大学讲台,拥有无数荣誉的国家级教学名师林正炎教授依然深沉、谦逊、一丝不苟,一如他的身份——一名大学教师。

       高度的的责任心,对数学孜孜不倦的探索,超乎常人的努力和勤奋,使林正炎教授在教学和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从1962年教书至今,林正炎教授已在大学讲台上活跃了近半个世纪。作为一名数学系教授、博导,他长期从事概率统计的教学和研究。在概率极限理论、随机过程轨道理论和统计大样本理论等领域有系统的高水平的研究,在应用统计等方向也有一定的工作。在国内外已出版专著七部,在国内《中国科学》、《数学学报》、《数学年刊》等重要期刊和美、加、德、俄、澳、荷、匈、韩等国著名杂志发表论文180余篇。他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7),,1993,1988),浙江省政府、科委、教委科技进步奖多项。长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培养博士10余名,硕士近百名,不少学生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

       林正炎教授为研究生和本科生编写过多本教材,为本科生开设过多门(专业)基础课。被评为首届浙江省特级专家(2005),首届国家级高校名师(2003),首届浙江省功勋教师(1998)。获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3),、二等奖(1990),宝钢优秀教学特等奖(2000),。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5),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9)。今年,林正炎教授被选为国际概率统计最权威的学术机构“数理统计研究院”的Fellow. 他现任浙江大学数学中心副主任,兼任浙江省现场统计学会理事长、《高校应用数学学报》主编、《应用概率统计》副主编等职。

       林正炎教授教学上的成功源于他认真的教学态度和严谨的治学精神。

“教书没有什么秘诀,想讲好课唯一的方法就是花时间。”林教授说,尽管已经授课46年,对所讲的内容十分清楚,但即使现在,每次上课前他还是要备课:“我经常告诉年轻老师,经验都是别人的,没有办法抄袭过来。一名教师,想要在教学方面提高,想提高自我修养,首先要靠自己努力,善于总结,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只要花时间去钻研,自己想(做得)好,就一定能(做得)好。同时教师必须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去揣测学生会怎么理解这个定理,去分析学生能不能接受所讲授的内容,才能使课堂更有效率,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现在有些老师忙于自己的论文或者科研。作为一名老师,永远要把教学放在第一位,一切要以学生为主。”

      ”要求我的学生勤奋。现在的学生都不笨,只要努力肯定能学好。而学习数学,有的时候就是需要一种‘死读书’的精神的,要热爱数学,勤于钻研。三心二意是学不好数学的。”

       林正炎教授教学上的成功在于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

    “我非常庆幸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只要我还有精力,就一定会将教学进行下去。我愿将毕生精力投入教育事业。”已经67岁的老教授依然还在为低年级的本科生教书,这份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怎能不令人感动?林教授说教书育人这么多年,桃李满天下。他对自己最满意的就是学生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一名教师,有什么比看到自己的学生事业有成更令他欣慰令他骄傲呢?

    “我觉得教育就是培养人。我要做的不仅仅是传授给他们专业知识,同时必须注意学生的德育培养,使他们拥有良好的习惯,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为人之道的教育应该贯穿始终,老师应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教育自己的学生,尤其是是非观的教育。”

       林教授提倡上课互动,他从不反对学生上课打断他,相反,他非常鼓励这种行为:“我很欢迎学生和我交流,问我问题。老师上课难免出错,也肯定会有不合学生要求的地方。我希望学生可以及时指出,哪怕是打断我讲课。只是现在中国学生的主动性不够。我希望学生上课更加投入,不只是抬头听,要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林教授在课堂上鼓励每个学生积极思考,营造一种研讨的氛围。

    “对我来说,教学是最重要的,学生是最重要的。”林正炎教授用他46年的教书经历阐述了“教师”、“大师”的真意。

 

文章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bc2b3a8c0102vn5l.html




在《数学与人文》第一辑



上有一篇林先生的自传性文章很有意思。


下面是节选(http://intlpress.sinaapp.com/mh/essay.php?id=18)


我的概率统计生涯 


我的概率统计(科研与教学)生涯是与原杭州大学数学系的发展紧密伴随的。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浙江大学数学系大部分的学科带头人被调往复旦、。留在杭州的教师,一部分仍在浙大,一部分调到浙江师范学院数学系。1958年杭州大学成立,不久与浙江师范学院合并,仍命名为杭州大学。

我从1958年进校求学,到1998年秋同属原浙江大学的四校合并,可以说经历了杭州大学从创办、发展到最后与原浙大等校合并的整个过程。


一. 自学为主打基础


上世纪50年代,国内专门从事概率统计研究和教学的学者还很少(仅如从欧美回国的许宝騄,从苏联留学回国的王梓坤、江泽培,,概率统计学科在全国都处于初创阶段。当时除北大、,大多数院校几乎没有人熟悉这一学科。50年代后期,国家提出向科学进军,高等院校大张旗鼓开展教育革命,全国数学界在加强优势基础学科的同时,掀起了一股发展一些有很强应用背景的新兴学科(如计算数学、概率统计、微分方程)的热潮。

当时,在杭州大学(及稍早的浙师大)数学系,以陈建功、徐瑞云两位教授为代表的函数论学科和以白正国教授为代表的几何学科在国内数学界已有很高的声誉。但是其他数学学科都相当薄弱,有的几乎是空白。当时数学系的基本办法是加强自身建设。通过选派一批青年教师分别赴复旦、北大、,让他们尽快赶上国内的先进水平。对于计算、概率等十分重要又几乎是空白的学科,系里给予了特别关注。为了建立和发展概率统计学科,系里派陆传荣老师赴北大进修,回来后陆老师组织有关教师集体研读他从北大带回的资料,主要有柯尔莫戈洛夫(Kolmogorov)和格涅坚科(Gnedenko)的名著《独立随机变量和的极限分布》(Limit Distribution of Sums of Independent Random Variables)和有关平稳过程的一些基本理论。我是在本科四年级时开始接触这些内容的。当时不分专业,到四年级时按不同方向分讨论班,我申报了概率班。虽然当时对概率统计知之甚少,一个朴素的感觉是:这是一门很有前途的学科。哪知这样就决定了我一生的事业。


全书目录如下:


人物访谈
丘成桐教授专访
杨乐院士访谈录
数海钩沉
丘成桐:中国与印度数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孙小礼:紫罗兰在春天将到处开放
徐义保:微积分传人中国150周年记
李文林:球体积传奇
张顺燕:函数概念及其演变
数学星空
王善平:获得诺贝尔奖的数学家(一)
刘献军:好莱坞的数学明星——丹尼卡.麦凯拉
Jeremy Gray:一百年前谁会赢得菲尔兹奖
魅力数学
严加安:日常生活中的概率和博弈问题
刘克峰:快乐的数学
季理真:爱丁堡数学之旅
蒋迅:闲话数学与音乐
数学教育
冯克勤:教书札记(一)——初等数论
林正炎:我的概率统计生涯
张英伯:半个世纪前的数学竞赛
梁丽平:从几个案例看情境创设
魏宗杰:寻找下一个华人数学天才
数学科学
Hendrik W.Lenstra Jr.:解佩尔方程
光炫,符方伟:网络编码介绍
PeterSlodowy:柏拉图立体、克莱因奇点和李群
中国数学发展
丘成桐:中国高等教育
王元:华罗庚与中国的数论
万哲先:中国的代数学
王斯雷:陈建功与中国的调和分析
杨乐: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数学会



点击 阅读原文 也可以购买该书。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传记价格联盟